网络安全交易:四招搞定!

09.12.2016  00:02

除了刚才提到的银行卡“小额免密免签”支付,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种支付方式可供选择。面对这些新型支付手段,我们应该怎样既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又保证钱包的安全呢?

上周在节目中我们还报道过因为扫描二维码领红包钱被刷走的新闻。

生活中,此类的事件层出不穷,河北银联的工作人员提醒说,由于二维码技术本身门槛低,持卡人肉眼也无法辨别真假,因而很容易被诈骗分子利用实施犯罪。所以不要随意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尤其是在抢红包的过程当中,如果遇到扫二维码才可以领红包的活动,千万要谨慎。在防范网络支付欺诈风险中一定要注意一下几点:

1、加强个人密码保护。一是设置复杂度较高的密码,避免使用过于简单、相似度过高的密码。二是网络支付交易密码设置要区别于登录密码。三是对于不同的账户,设置不同的密码。四是及时修改初始交易密码,定期更换交易密码并妥善保管。

2、选用安全支付环境。一是应从正规渠道下载客户端软件。二是安装正版操作系统和防病毒软件,并及时升级更新。三是设置个人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系统登录密码,并启动自动锁屏功能。四是使用安全的网络接入点,避免通过公共WIFI或使用公共计算机进行网络支付。

3、安全使用条码支付。条码中可能被植入恶意链接,导致用户下载木马病毒或访问钓鱼网站,因此在使用条码支付的构成中,建议一是在官方网站下载支付应用。二是确认支付账户资金变动信息与实际交易一致。

4、提升个人安全意识。一是认清网站网址,不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邮件和链接,不轻信涉及资金的电话和短信,不随意向银行和支付机构业务流程之外的任何渠道提供银行卡密码和手机验证码,不转借个人银行卡和网银U盾等给陌生人使用。二是建议开通账户变动短信提醒,设置合理的交易限额。

如果发现了自己的银行账户资金发生异常一定要快速止付。及时通知银行、支付机构办理银行卡挂失或账户冻结,告知账户异常变动情况。向银行、支付机构询问盗刷的方式、时间、地点、交易另一方账户信息。另外及时向警方报案,告知盗刷金额、方式、时间、地点,以及交易另一方账户信息,并应按照公安机关要求,提供相关信息,及时阻断诈骗分子资金转移通道。除此之外如果银行卡被盗刷,一定要及时的留存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