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名人雨中访红色纪念馆 呼吁传承精神

30.07.2015  11:14


图为“网络名人追寻抗日足迹·走进巍巍太行”访红色纪念馆留影。 赵文伟 摄



图为“网络名人追寻抗日足迹·走进巍巍太行”访红色纪念馆留影。 胡博 摄

  中新网保定7月29日电 (李洋)29日,“网络名人追寻抗日足迹·走进巍巍太行”实地走访活动来到河北省保定市,河北省内外网络名人一行实地走访了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和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

  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位于唐县城北2公里的钟鸣山下,分为“两馆一堂”。西侧是白求恩纪念馆,东侧是柯棣华纪念馆,中间是纪念堂,“纪念堂”由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名。

  诺尔曼·白求恩是加拿大籍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39年因感染而逝世于河北唐县后,他的事迹一直在中国大地上回响。

  网络名人一行在参观白求恩纪念馆时,仍能从他所留下的遗书、医学文献、听诊器、医疗器械等中,体会到他工作的艰苦和坚韧的精神。

  网络名人@上善若气在参观完白求恩纪念馆时告诉记者,他感触深刻,也收获颇多。

  “在看到白求恩所留的遗书后,我被深深的震撼,他想到了所有人,唯独没有想到自己。”@上善若气说,白求恩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大家学习,现在的社会需要这样的精神。

  在参观柯棣华纪念馆时,讲解员王作为介绍说,1940年1月,为纪念白求恩,他曾经创建的晋察冀军区模范医院被命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而印度医生柯棣华就成为了这家医院的首任院长。柯棣华1938年来华援助抗日战争,194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因病倒在了岗位上,生命停留在了32岁。多年在一线的救死扶伤经历,让他被边区军民们誉为“第二个白求恩”。

  在参观过程中,王作为讲述了一个瓦罐的故事:1941年11月,柯棣华和白求恩学校教员郭庆兰结婚后,住进了唐县葛公村民赵秋珍家中。一次,不小心碰碎了房东家的一个瓦罐。第二天,柯棣华用自己的津贴买了这个瓦罐赔偿给房东。

  在参观完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时,网络名人们纷纷用相机、摄像机等设备记录下珍贵的革命文物,纷纷表示,白求恩和柯棣华对工作负责任、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深深震撼着他们的心灵。

  网络名人@老左识途说,当代人应该心存感激,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发挥自己的力量,做出贡献,“我们都应向两位国际友人学习,将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

  当日,网络名人一行还在雨中参观了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曾经的军区司令部依然保持了原貌,毛泽东、周恩来、聂荣臻等同志居住过的土坯房为人们所瞻仰。

  据介绍,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毛泽东同志曾亲笔授予“模范抗日根据地”称号。在抗战8年中,根据地军民和日伪军作战3.2万余次,毙伤日伪军三35万余人,对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采访中,网络名人@张忆安-龙战于野向记者透露,今天参观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切身感受到抗战时期人民群众如何共与产党紧密结合,表明共产党不是夺取的天下,是人民群众选择了共产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