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香河推行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 300个村街、14个社区分成1300余个网格,3000余网格管理员服务全覆盖

31.12.2015  11:58

  本报讯(通讯员王斌石、果皓、张洎 记者解丽达)“自从村里实行了网格化管理,好多难题解决起来更容易了。哪个企业需要招工,外来务工者谁要租房,只要告诉网格员,第二天准有回信。”12月18日,聊起村里实行网格化管理带来的新变化,香河春辉伟业公司总经理尹春辉赞不绝口。

  香河县凝神聚力抓基层、打基础,筑牢社会管理的根基。他们在全县300个村街、14个社区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把党员干部的办公桌搬到了群众家门口,织密为民服务网,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努力实现便民服务全覆盖、全天候、全方位。

  “服务群众的重点在一线、在基层。随着群众服务需求的日渐增多,基层干部人员偏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香河县委书记王凯军说,如何织密服务群众的网络,投入更大力量更好服务群众,已成为当前亟待突破的难点。

  香河县以镇为单位,以镇分区、以村(社区)分片、以户分网格,设置三级管理网格模式。他们从党员、村民代表、入党积极分子等热衷村街管理服务的人员中遴选出网格长、网格员,把片区、村街、街巷、住户全部纳入管理网格,形成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次分明、覆盖全面的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全县共划分网格1300余个,共有网格管理员3000余人。

  遍布村街、企业、社区的网格管理员,走家串户入企,活跃在田间地头,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稳民心,织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群众工作网络。五百户镇是香河县蔬菜生产专业镇,全镇6.4万亩土地中蔬菜种植超过4万亩,有“蔬菜之乡”美誉。网格员反映田间路难行、地难浇,制约了蔬菜产业的发展,五百户镇根据群众意愿,整修田间路80公里、新打机井86眼、新装变压器30台,铺设防渗管道两万多米,26个村街的菜农直接受益。

  网格长实行“一岗双责”,既参与村务管理,也要承担一个网格具体事务,主要职责是“四处理一报告”,即处理网格内信访隐患,处理网格内安全隐患,处理网格内村民(业主)需办事项,协调其他网格长共同处理网格间问题,定期向村“两委”报告网格整体动态和村务工作建议。网格员主要做到“三清四查两化解”,即清楚各户底数、清楚村民(业主)需求、清楚存在隐患,日常查卫生、查安全、查治安、查隐患,及时化解邻里纠纷和信访隐患、及时化解并上报安全隐患。

  贾庄村村民畅洪涛因新建三层楼房与邻居产生矛盾,网格员尹少春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报告了村党支部书记兼网格长于洪宾。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几次召开会议,征求村民意见、调解双方矛盾,最终两家言归于好。

  更好服务群众需求,全县3000余名网格员坚持做到“四必到、三必报、四必访”,即网格内出现突发事件、意外事故、邻里纠纷、红白喜事等必到,网格内出现不稳定因素、安全隐患、公共设施损坏等必报,对困难家庭、失业群众、特殊群体、外来务工人员必访。淑阳镇便民服务中心李国栋说,过去是“干部动动嘴,群众跑断腿”,现在是“群众只动嘴、干部忙跑腿”。

  香河县还发放了3万余张民情联系卡,将网格长、网格员的岗位职责、特长优势等全部公开,亮出服务承诺,公布联系电话,方便群众反映情况。截至目前,该县镇村两级先后为群众办理实事98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安全隐患55起,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网格长和网格员都在分管区域居住,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和掌握村内或社区大事小情,可以有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香河县县长李桂强介绍,他们在网格长、网格联络员中大力推行了“六办”工作法(领着办、代理办、上门办、预约办、联网办、延伸办),镇村两级累计办理、代办群众事项3.8万件,真正给群众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