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献花祭奠先人 过个气清景明的清明》追踪

30.03.2016  11:47

  昨日本报报道了《网上献花祭奠先人 过个气清景明的清明》,引起了不少网友和读者的关注。燕赵晚报微信祭奠先人平台推出首日就收到了不少网友发送的祭奠先人留言。其中网友“云淡风轻”说:“想送一首自己喜欢的歌,让天堂的爷爷知道我想他。

  “网上祭奠先人,符合倡导的环保理念。而且既有电子鲜花、电子蜡烛等祭奠‘物品’,还可以说出自己想要说的话,又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真是一举多得。”网友“云淡风轻”如此说。“云淡风轻”是一名在异乡工作的石家庄人,三年前爷爷的去世让他很伤心。可是由于工作关系,几乎每年清明节他都无法回来,无法在爷爷的坟前献上一束花,这也成了他心头的遗憾。今年看到本报新媒体中心搭建了微信祭奠先人平台后,觉得这个平台来得太及时了。“我已经准备上传一首自己喜欢的歌,送给天堂的爷爷,让他知道我在想他。

  而市民王倩则用另外一种方式讲述了对网上祭奠先人的想法。“每到清明,我都会在十字路口看见有人烧纸祭奠,远远就能感到烟雾缭绕,城市的空气都变差了。”王倩说,网上祭奠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而且网上祭扫活动也能真正做到古人所说的“清洁而明净”。王倩正准备在网上制作一个网页,上传逝去亲人的照片和全家福,并写上对已逝亲人的思念寄语,这样一来更能表达自己的心意。

  与传统祭奠形式相比,网上祭奠更方便、快捷、环保。同时,网上祭奠也更富于个性化、艺术化和人情味,更能突破传统祭奠方式的局限,增加了很多文化内涵。您只要扫描燕赵晚报官方微信二维码(见本报A01版),关注燕赵晚报公众号,就可以上传文字、图片、音频等,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此外,您也可以发送电子邮件到: [email protected] ,参与“清明节文明祭扫”活动。

  清明期间错峰祭扫很重要

  清明节双凤山陵园为祭扫群众发放文明祭扫倡议书,推行鲜花祭扫、家庭追思会、网上祭奠、心灵诉说卡等祭祀方式。为了推广低碳环保的祭扫方式,双凤山陵园在园区设置了烧纸换鲜花工作站,市民可以用手中的烧纸换取鲜花,以此来减少烧纸量。

  “双凤山陵园自3月21日起进入清明服务期至4月4日清明节结束。”该陵园负责人说,在此期间,他们会将工作时间提前至早7时30分。需要注意的是,4月2日—4日,这几天每天上午是清明祭扫高峰期,车辆人员相对集中,请市民们尽量避开高峰时段入园祭扫。入园后也要听从交警和工作人员的指挥,按交通指示行驶,不要随意停车。此外,双凤山陵园工作人员建议市民尽量选择公交出行,市内公交25路、旅游7路均能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