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杠杆撬动水库移民致富路

23.01.2015  12:52

——平山依托金鑫乳业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催生“三变

□本报记者 岳金宏

□通讯员 曹永刚

整理荒滩荒坡种植绿色蔬果,秸秆养牛生产有机奶,牛粪产沼气发电、沼渣生产有机肥……眼下,随着平山县金鑫乳业公司规划实施的“岗黄库区高效有机循环示范农业项目”逐步深入,不仅“企业+移民”扶贫模式成果显现,而且探索出了一条通过政府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用绿色杠杆撬动水库移民“循环致富”的发展道路。

平山是移民大县,岗南水库搬迁时有10万移民,占全省移民八分之一。平山县以水定发展呵护省会水源,一直致力于破解移民发展经济与生态保护的“两难困局”。作为该县“企业+移民”扶贫战略的试水龙头企业,金鑫乳业公司在以项目为支撑引领移民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同时,在当地农业农村中催生三大变化。

从“一产独唱”向“二三产业”裂变,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激发农村发展潜力由“”变“

平山县下槐镇东黄泥村地处滹沱河北岸、太行山东麓,隆冬时节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连绵的旱岗荒坡上,几十台铲车、钩机正轰鸣着搬岗填沟、覆盖良土,目前已连片开发出1200多亩大块儿方田,最大的地块300多亩,看了令人震撼;三五成群的农民忙着引水浇灌新栽植的松柏、经济观赏性植物油牡丹、油菜花……忙碌的景象和别致的风景,让人感到春天已临近。

荒山资源的规模化开发建设,不仅可实现循环式利用、产业式扶贫,成为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聚宝盆’,更激活了农村的发展潜力。”东黄泥村党支部书记齐鹏飞难掩激动心情,“俺们村高效有机循环农业示范项目完工投产后,东黄泥村的人均耕地面积可达近4亩,仅黑木耳种植一项,每亩每年就可为村民带来2万元的收益。

东黄泥村是平山县135个整建制水库移民村之一,全村240户,850口人,过去曾是中央社会部旧址、《团结就是力量》歌曲的原创地、平山县有名的米粮仓。现在人均不足3分岗坡旱地,没有集体企业,人均收入一直徘徊在2000元左右,贫困的“铁帽子”看了令人生畏、摘去无方。项目的实施,一下子激发了乡亲们的积极性:他们有的踊跃打工,有的流转土地给公司,有的开始筹划承包经营,太行山中这个在贫穷中沉寂多年的红色村落沸腾了。

以前出远门打工,一年下来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村里搞开发,不出村就能打工挣钱。”依托该项目开发,该村60多岁的农民齐景彦全家一年就收入了近5万元,“等基地建好后,不仅可以搞农产品的加工、运输,还可以发展蔬菜、寿桃采摘旅游哩!新民居建成后,老乡们还能搬进水暖齐全的楼房,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东黄泥村只是依托现代农业“循环致富”的缩影之一。据平山县金鑫乳业公司总经理马志卿介绍,金鑫循环经济模式的链条很长,针对岗南水库的环保要求,东黄泥项目主要在“牛、沼、电、肥、果、蔬、粮”循环链条的下游做文章,即充分发挥公司的技术创新和无公害有机肥的优势,重点发展有机大棚菜基地、黑木耳生产基地,油牡丹苗木基地、核桃寿桃采摘园等景观循环农业。该项目一期规划整理土地3000亩,其中包括占地100亩的新民居一处,总投资5亿元。项目实施后可带动周边10个村、2000户、7226人脱贫致富。

强化科技支撑,倾斜扶持政策、资金,龙头企业持续发展助推农业特色产业由“”变“

2004年,农民出身的公司董事长焦新国从100头奶牛起家,成立了平山县金鑫乳业有限公司,如今扩大到720头奶牛。2010年,公司投入318万元从国外进口了整套的沼气发电设备,建成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沼气发电厂,年发电120万千瓦时,现已并入国家电网。

农业是弱势产业,需要精心呵护,必须在政策资金扶持、技术信息服务、行政力量保障、支持产业发展等方面都精心部署,才能确保产业科学健康地发展下去。”平山县主要领导说。为扶持现代循环农业发展,近两年来,平山县从养牛的扶贫小额贷款资金到发电的新能源项目补贴,从种菜的设施农业补助到整地的土地整理奖励再到种黑木耳的食用菌发展项目资金,在推进企业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的同时,还带动了水库移民脱贫致富。

企业的不断发展有效推动了农业特色产业的逐步壮大。其中,强化科技支撑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公司的东回舍镇基地,技术员朱新民用手指着一个蓝色圆柱形建筑说,这个是沼气罐。“科技的支撑对于现代农业至关重要”,他介绍说,“秸秆养牛——沼气发电——有机肥种菜——绿色蔬菜”循环产业链条中,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饲料,全株玉米青贮配方;养牛,冷冻精液改良品种;挤奶大厅,降温通风的空调、全自动挤奶设备;沼液,发电;沼渣,加工有机肥,种植蔬菜……

而在公司的古月镇移民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黑木耳基地,技术员赵海柱同样强调着科技在生产中的作用,“基地将废弃旧木料树枝粉碎后,制成生产黑木耳所需的菌棒种植黑木耳。黑木耳收获后,菌棒也不是废料,可回收到产业链的上游,作为富含有用菌的饲料,添加到配方饲料中,也可粉碎作为养花的底肥。

如今,循环农业给企业带来了成倍增长的效益。公司董事长焦新国扳着手指估算了一下去年的收入:“日产鲜奶8000公斤,年收入1200万元;日发电量2000度,年收入46万元;日产有机肥35吨,年收入960万元……

企业立足本地资源,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用市场化的思维经营农业,用现代化的思路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渐破解了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为现代农业的发展瓶颈,历经十年发展,初步形成了“土地流转——秸秆养牛——沼气发电——有机肥种菜——绿色蔬菜——观光旅游”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从而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

从“务农”到“务工”,再到承包经营,公司、农户双赢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民由“”变“

西马舍口村57岁的马吉林在牛场打工,除了做饲养员工作,他还把自家的奶牛托管在基地,参与年底分红。如今,马吉林的奶牛已由2头繁殖到6头,每年能分到12000元。加上一年的工资收入24000元,这个曾经的贫困户,如今早已致富。“不仅能轻松供孩子上学读书,而且还有了10多万元的存款。

720头的奶牛养殖场可消耗转化10万亩玉米秸秆,辐射带动周边上万户农民致富;

年发电120万千瓦时的沼气发电厂,可解决公司和周边农户生产、生活燃用和用电,沼渣、沼液生产的有机肥还能用于蔬菜、果树等农业生产;

占地200亩的60个蔬菜大棚、黑木耳基地带动周边10个村3000多农户脱贫……

秸秆收购、土地租金、奶牛托管、蔬菜种植、打工工资……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将农民利益与公司利益拧成了一根绳,不仅激发了广大农户和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还使许多水库移民成为基地项目的“产业工人”,走上了“不离家门创业,足不出村打工”的致富路。公司出色的扶贫开发工作也因此获得了省扶贫龙头企业、市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等诸多荣誉。

2012年,东回舍镇东回舍村整合200亩土地流转给金鑫乳业公司,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建起了60个高标准蔬菜大棚,良种、技术、有机肥、销路全部由公司负责提供。

有20多年蔬菜种植经验的东沿兴村人盖堂堂承包了公司的15个大棚。“俺的菜都是有机蔬菜,安全又好吃,销路根本不愁。”他说,在金鑫种菜效益很高,除去租金和人工等成本,15个棚一年的利润超过40万元。“现在种一年菜挣得钱,能顶以前种10年的!

据马志卿介绍,目前公司规划实施的“岗黄库区高效有机循环示范农业项目”是一个集特色种养、绿色蔬菜、果品生产、有机奶生产、有机肥生产、沼气发电、农产品加工、农业观光为一体的高效现代农业园区。项目总占地5万亩,总投资58亿元,项目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将突破21.5亿元,户均增收可达9万元,可带动库区6个乡镇,58个移民村的8600多户、近3万人脱贫致富。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