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宽城尾矿库的华丽转身

25.04.2015  11:08

矿山开采产生的废渣大量堆积被称为尾矿库,每有风来就会黑沙四起,在矿区,尾矿库历来被视为危险源和污染源。但在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经过潜心治理,一向饱受诟病的尾矿库变成了绿油油的梯田。

走进宽城满族自治县宝山矿业北沟尾矿库,记者恍然觉得置身于江南水乡的梯田。

办公室主任马士保:现在咱们走的这条尾矿库就是我们原来公司选厂在用的尾矿库,现在经过治理,绿化达到了100多亩,投入100多万元。

马士保告诉记者,看到治理效果好,矿上高兴,周边的百姓更高兴。今年他们又在尾矿库、选厂周边、办公区、矿山主要道路两侧栽植了多种花草树木,不但没有产生新的污染源,还新增了绿地和梯田。

马士保:我们下一步还准备进行复垦还田,对周边的老百姓创造了很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样老百姓也会更加支持企业的发展。

宝山矿业的做法只是宽城“百矿披绿”工程中的一个缩影。宽城县国土局副局长王继权说,宽城是矿业大县,现在全县上下明确了一个宗旨: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色矿山。

王继权:通过前一段的努力,我县矿山、采场、尾矿库达到了绿化净化美化,初步实现了绿色矿山建设目标。

王继权说,在过去,开矿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根本原因就是,无论铁矿还是金矿,矿老板只顾出了多少矿、赚了多少钱,挖完了拍屁股走人。而现在是,严格落实“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开发与保护并重,坚定不移地走“绿色矿业”之路。

王继权:下一步我们将关停一批影响环境的露天采场,整合一批小型建材矿山,修复损毁山体,对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规范矿山采矿行为,实现资源开发与矿山环境保护的双赢。

板城镇朝阳山村有一个早已废弃的尾矿库,经过复垦绿化,现已是旧貌换新颜。朝阳山村村民马彪。

马彪:原来这个地方是一个废弃的尾矿库,一刮风下雨啊对环境的影响很大,通过政府号召尾矿库再利用,我们在这个坝体栽树绿化,坝面复垦垫土,种上玉米,长势很好,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效益,我们很满意。

截至目前,宽城满族自治县矿山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栽植各种树木2亿9千多万株,矿山土地复垦3500多亩,全县95%以上的铁选、金选企业尾矿库实现了绿化。(河北电台记者孙伟、承德电台记者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