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并购案重大转折 中交集团入股成第一大股东

24.12.2014  06:00

  融创、绿城并购案再次出现重大转折,12月23日下午,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绿城)在杭州举行一场股权转让签约仪式,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交集团)入主绿城的传闻得以证实。

  12月22日,绿城短暂停牌,港交所公告显示“主要股东拟出售股份”,背后买家中交集团浮出水面。中交集团与大股东宋卫平及其他关联股东在杭州正式签署股份购买协议,拟以总价约60.15亿港币收购其控制的约42%的绿城股份中的共计24.288%的股份,进而使得中交集团在交易后成为绿城并列第一大股东。交易后,中交集团将向绿城派遣部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参与绿城的经营和管理。

  12月23日,绿城停牌价格为6.34港元,而中交集团的收购价格几近翻倍,对此中交集团董事长刘起涛指出,对企业估值不以股价波动来衡量,任何一个成熟的收购与合作,都有一套成熟的估值方法,相信资本市场对绿城的表现有想象力。

  截至记者发稿时止,绿城仍未在港交所发布绿城中国关于此次股权交易的细节公告。

  弃融创选择中交

  绿城中国与中交集团的股权转让与5月绿城拟转让给融创的股权比例相同(5月22日,绿城中国和融创中国同时发布公告,宣布融创以62.98亿港币收购绿城中国24.313%股份)。也就是说,新买家中交集团替代了刚刚宣告终止收购的融创;换言之,香港资本市场关于绿城中国董事长宋卫平与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期限一年、利率10%的30亿元借贷款的交易或已终止。

  中交集团与绿城的交集显而易见:海南省三亚市的中交绿城·高福小镇即为二者合作的开始;中交集团在港上市子公司中交股份与九龙仓的港口、货运业务也有很多业务往来。

  亿翰智库研究总监张化东分析认为,绿城第二次股权转让,目标是央企,宋卫平显然出于不丧失实际控制地位的考虑,其次央企资金成本比境外融资低,值得关注的是,中交集团的海外网络可为绿城“出海”提供实质性帮助。

  杭州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中交集团现在正处于升级发展过程当中,此前提出打造“五商”中交集团,其中一个“”就是房地产商,在这方面需要绿城支撑中交集团的发展战略,而绿城与融创终止并购之后,资金需求相对迫切,而在境外融资与央企介入之间,最终宋卫平选择与央企达成战略合作。

  据知情人士透露,尽管双方接洽时间只有十几天,但浙江省委省政府、金融办、建设厅均对此事起到一定的推助作用。

  据悉,此次中交集团进行股权收购后,并不需要宋卫平团队交出管理权。也就是说,宋卫平重新获得绿城控制权。宋卫平在签约现场回答记者提问时也透露,半年前的合作不是那么愉快,尤其是不能让客户们快乐,要让不开心成为过去。“这次与政府的合作我充满信心,我相信绿城、中交集团,当然还有另外一个股东九龙仓,这种合作可以成为一个稳定的格局。”宋卫平强调,股权买卖不能有第三次,“希望我们这样的合作只有很少很少一些人不开心。

  而中交集团董事长刘起涛则强调,与绿城是合作关系,未来共同打造绿城重生,管理方面的介入也会持尊重态度,“不是说改朝换代,不是说推倒重来。

   或联手控股蓝城

  对于今后绿城、蓝城的业务发展,中交集团与宋卫平均没有透露具体布局。众所周知,蓝城是宋卫平第一次股权交易之后正式组建的公司,主要负责代建和养老产业。

  而对于业内关注的蓝城去向,宋卫平明确,今后肯定会专注于绿城,然后绿城再去影响或者控股蓝城,两者有非常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宋卫平认为,中交集团和绿城是蓝城背后非常大的战略支持者,将会与并列大股东中交集团联手控股蓝城。

  据港交所披露,截至2014年11月30日,绿城今年累计总销售面积约331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667亿元,已完成年初所订的全年销售目标108%。

  (原标题:绿城并购案再现重大转折 中交集团入股成并列第一大股东)

【延伸阅读】
  • 宋卫平210天后终返绿城 两月内需还融创50亿
  • 宋卫平一场近似“赌博”的绿城保卫战
  • 业内:融创并购绿城 还不至于恶化到没有任何转机
  • 绿城披露融绿并购进展 绿城董事会成员变动未生效
  • 孙宏斌凌晨发微感叹知进退 弃绿城融创跑更快
  • 绿城之争即将收官 人事震荡难以避免
  • 高调合并惨烈分手 “绿城事件”凸显契约精神缺失
  • 宋卫平:回归是因为把绿城卖给了一个不该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