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填落差:京津冀 留得住美丽乡愁

21.08.2014  14:44

车行海坨山,遇雨,青山如黛,更显婀娜。

海坨山是北京第二高峰,山这侧是河北张家口的赤城县,山那侧是北京延庆县。

没想到,离北京这么近,竟有这么静美的地方。更没想到,一山之隔,发展落差竟那么大。

山那头,一是政府福利好,老人养老金是我们七八倍;二是产业路子宽;三是就业机会足,一样当护林员,那头的待遇高好多。”62岁的赤城县阎家坪村支书孙怀银一见面就感慨。

路旁,乡民冒着渐稀的雨点在收圆白菜。“这雨来得晚了些!”孙怀银说,两个多月没下雨,圆白菜、土豆长势大不如去年,价格仅为去年两成左右。

地处海坨山腹地,高山天寒,圆白菜、土豆就是村里多数家庭指望的全部农业收入。“早些年还能散养些羊,保生态、涵水源,禁牧多年了,全村去年人均纯收入才1000多元。”孙怀银说,地里刨食难,何况山地,再说地又少。几乎家家户户有人翻过山去北京打工,嫁出去的闺女也不少。

自然条件差,产业基础弱,靠天吃饭——环京津贫困带的根子,简单直接地在海坨山下显露出来。

阎家坪虽小,一斑可窥全豹。赤城县每10个农民,4个未脱贫。视野再放大些,河北张家口、承德两市,居北京以北,定位为京津冀生态涵养功能区,守着绿水青山,发展有红线,区位优势未能变竞争优势,发展滞后,百姓增收难。

环首都的河北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不足北京郊区县的1/3、1/4,政府可用财力更是悬殊。按国家新的扶贫标准,河北省有62个扶贫重点县,3688个扶贫重点村,贫困人口512万。繁华的京津周边,竟环着这样一条贫困带,如同“貂皮袄上的大补丁”!

京津冀协同发展,统筹城乡是题中应有之义。农业部科教司司长唐珂说得很到位:“农村的问题根源往往在城市,城市的问题也往往需要在农村找办法、找答案。

北京、天津是船,河北是水,水涨才能船高。”如果“阎家坪”们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回不去的故乡”,就会有更多的人流向京津,加大京津人口压力;如果“阎家坪”们不能奔小康,京津治污下手再狠也难言见效。北京五大河系,四大水系源在河北。有专家测算,北京10年削减了1000万吨燃煤,而河北10年增加了1亿吨燃煤。河北的美丽乡村建设,最重大的意义之一是能够为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与贫困作战,河北一直在努力。近两年全省每年脱贫人口都达百万。但是,毕竟贫困面过大,而财力有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让河北群众如沐甘霖。“河北农村为生态长期贡献,京津如何合理补偿?”在中央顶层设计下,京津积极参与,以更大的尺度求解,筹划通过转移支付、生态补偿、对口支援等形式,带动河北尤其是广大农村发展。

当观念成为决策,政策化为行动,冀北大山里,孙怀银惦记的“两村差距”在慢慢缩小。变化已然发生。3月以来,阎家坪人发现:穿村而过、直通北京延庆的县道忙碌起来。瞅见商机,在北京打工20多年的赵新海回村了,多年积蓄加借款,建起村里第一个“农家乐”。3个月来,每到周末都客满,要雇七八个乡亲帮忙。“客人大部分来自北京。家乡这么好的风光,开发好了,不比京郊农家乐差。”赵老板很有信心。

产业对接开始提速。阎家坪的圆白菜,很大部分销往北京、天津。整个张家口市,销京津蔬菜现已达每年250多万吨。“农超对接”红红火火,100家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直销北京大超市、大企业。

改变的力量还来自市场。北京首农集团,把绿色养殖产业布局到河北各地,农户吕亚清说:“我在家门口就能链接大市场。

改革思维正释放土地潜能。赤城隔壁的河北怀来县,与延庆县打破一亩三分地,共建“延怀河谷”葡萄产区,一个河谷串27个乡镇,一个品牌、一个产业,富两地百姓。

越来越多的“阎家坪”,看到了加快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记者 朱竞若 余荣华 禹伟良 冯华 李增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