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成为孩子的偶像
在上一期的《当代中西教育比较》一文中,青苗国际双语学校副总校长钱志龙博士通过当代中西教育理念的对比,唤醒人们回归教育的本质—即让孩子做回孩子,在教育中保留他们与生俱来的天真,安安静静的成长。本篇钱博士将就一些学科教学和课堂外教育的话题具体探讨一下当代中西教育的差异并以此想引起家长对自身要扮演角色的思考。
在我所经历的中国应试教育时代,说起学科种类,通常的顺序是语数外物化史地生音体美劳。这是一种按照所谓的重要性来对各学科所做的排序,前面的被认为是“主科”,因为将来考大学就靠它们了,而后面的则被认为是“副科”,是可有可无,最多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这种所谓的重要性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高考的偏重性。今天请允许我有意地要打破这种顺序,从所谓的“副科”先谈起,因为它可能是更为重要的课程,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
音乐:“表演、成果”还是“欣赏、熏陶”?
我一直把我们的音乐老师捧得很高,这大概是因为我自己的缺失吧,小时候很想学音乐,但是没有时间和条件。在我看来,音乐老师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打破国家和语言的界线给孩子一个终生可以伴随他们的礼物。西方的音乐课更多强调的是孩子对音乐的欣赏以及音乐对孩子心灵的熏陶和个人情操的培养,并启发孩子通过音乐的形式找到一种可以表达自我、安慰心灵的一种方式。而我学生年代的音乐课貌似更在意它的形式和产品,最常见的是在学期末举办一台很辉煌的汇报演出,这个可以有,但最好不要过多地被它所引领。令我欣慰的是,如今中国的音乐教育从重视“表演和成果”逐渐走向重视“欣赏和熏陶”,音乐观念的转变已经在悄然发生。
美术:技法 还是 想象力?
曾经有朋友说他的孩子喜欢画画,请教我怎样找老师。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我的直觉是中国的美术课注重技法,老师甚至是手把手地教怎么用笔。而西方的美术课更多地在于一种表达,他们认为艺术是探索内心、表达情绪的一种手段,更注重保护孩子原生态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老师们会把不同的工具诸如油画棒、毛笔、水彩等等介绍给孩子,先让他们去涂鸦,去尝试,而不会要求一定要按照某个方法横平竖直地去做。这样孩子最原始的想象力会被保存下来。技法和创意都是缺一不可的,没有其中的任何一点都无法让孩子对这个世界做到至真至切的表达。
体育:体能达标 还是 运动科学?
当我第一次看到国外的体育课时,当时的感觉是:WOW,原来体育课还可以这么上,不管是常规一点的足球、篮球、羽毛球,还是格调高一些的冰球、马术、高尔夫,体育课是一项让人享受的运动,都是为了达到强身健体而开展的运动项目,而不仅仅是一种身体方面的教育。而且在国外一个学生在运动方面的能力也往往跟他的社交情况息息相关,一个体育不好的人,体相不阳光健康的学生,哪怕成绩再好,是不可能被选为学生会主席的。
语文学习:题库 还是 文学?
语言的魅力在于它的表达和文学性,需要把语文拆解成一个个孤立的元素吗?在欣赏文字之美的过程中,识字量是水到渠成的事,不用强求快求多。3500个常用字,大家最后都能会。就像人体需要吸收营养一样,你愿意吃一个橙子还是吞颗VC片?大量的生字积累恰恰来自于家长常说的闲书、杂书、没用的书里。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礼物你可以给孩子,请给Ta阅读的习惯和热情。
外语课程:“听说读写”还是“通过语言去学习”?
简单讲一下外语学习的三个方法或境界:50多年前中国的外语教学主要靠语法的学习和词汇的积累,是Learn about the language,这种教学法造就了哑巴英语的学习者;第二层境界是通过听说读写等技能性的训练来提高孩子均衡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是learn to use the language。可能最高境界或者最有效率的学习方法是通过语言去学习learn through the language,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双语教学或者说沉浸式教学,就是把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去获得信息,而在学习过程中就习得并巩固了语言。
数学:“人脑计算器”还是“数字的艺术”?
很多将来打算送孩子出国的家长会坚持说,我一定要让孩子在中国上完小学,理由是中国的基础数学教育扎实。我很同意他的第一个观点,把孩子的童年留在中国,扎下中华文明的根;第二个观点中的“夯实基础”需要进一步分析和商榷。我们需要思考一下,我们要夯实的这个基础是出色的人脑计算和记忆公式还是培养孩子对“数字艺术”的浓厚兴趣?如果我们跟美国的同龄孩子PK三位数的加减乘除法,中国孩子一定胜出。但是我们要知道:算术,只是数学里最基本的一个技能;数学说到底是数字的艺术,心算超群的出纳员,和善于思考的数学家都是当代中国需要的人才。
课外教育:“补课”之余还可以“体验人生”?
一年到头365天,学校开门180多天。我们的孩子除了一天8个小时的课堂生活,还有大量的时间是从课堂之外了解这个世界。这个时间段的价值不容忽视,教育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不仅仅拘囿于有限的课堂里。 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学龄期打过工、做过家务、独自旅行过的孩子们,长大后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我们在为孩子请家教、上补习班的同时其实也剥夺了他们自助及自我修复的能力。通过帮助别人,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责任心和成长体验远远超过时间上的付出,也是我最推崇的Learning by giving。
在欧洲很流行一个概念,叫Gap Year,高中毕业以后不直接进大学,花一年的时间用很少的钱周游世界、闯荡天涯。那一年他获得的东西真的会很多,而且他在整个旅程中的思考会改变他一生。初中高中阶段可以适当地培养孩子去尝试勤工俭学。不一定要赚多少钱,关键在于通过体验劳动的艰辛,学会珍惜、分享和感恩。我上学的时候别人问我英语为什么学得这么好,我发现我的英语不是学出来的,而是教出来的。我从高中的时候就开始做家教,通过做家教我知道了怎么去帮助别人,而且我知道如果想帮到别人,我自己要变得更好。这种原发性的动力让我后来成为一名老师,并在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玩:规则 还是 权利?
不知道您在家里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规定孩子做三个小时的作业可以玩1个小时。在中国的很多家庭,“玩”被当成一种规则,一种约束,把它放在了“学”的对立面,这个定义有失偏颇,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玩”是他们的天赋权利,他们能从“玩”里学到很多东西,而且我甚至鼓励Unstructured play,即没有章法的玩耍,孩子们可以从探索游戏的规则中学到很多社会的规则。
家长能扮演的最好的角色:成为孩子的偶像
在国内问到孩子的偶像是谁,大多数的回答是各路明星;而在国外,半数以上的孩子会说是自己的父母。衡量一个好父母的标准,不是愿意花多少钱在孩子身上(哪怕是教育),而是愿意花多少时间跟孩子一起成长:陪他们一起看书;和他们一起旅行,甚至让他们参与计划;不分对错的和他们探讨他们关心的话题等等。
我曾经在问我自己:要做一个好的父母亲,是不是首先要做一个最好的自己。请不要再苦口婆心的说你为了他们放弃了什么,做一个更有品味、更有修养、阅历更丰富、工作家庭两不误且懂得生活的人。说到底,有什么比成为自己亲生儿女愿意模仿的对象更有成就感呢?
“你最想给孩子的三样礼物”
最后我想给大家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最想给孩子的三样礼物是什么?我也分享一个我的个人答案,与大家共勉:
自我保护、自我修复以及看到希望的能力(健康)
阅读、写作及探索的习惯和热情(智慧)
对待生活和人类永不倦怠的爱和共情(快乐)
青苗简介
青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3年,其前身是一家规模较小的国际幼儿园,现已走过22个春秋。青苗人的办学理念是,真正的国际化教育应该是“采中西合璧之萃,品文化融合之美”的教育。双语教育并不等同于简单而单一的语言教育,教育的结构应是整体而又具有弹性的。
青苗学校建立了真正的双语教学机制,提供整体化的中英文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以及满足个体需要的语言强化课程;聘用具有国际公认教师资格富有经验的中外教师;采用国际化的课程设置标准;强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延伸与互补;注重培养学生平衡健全的人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发展,为他们构建一个同世界接轨的国际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