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改革促增长动力转换

17.12.2015  09:5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供给侧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成为关注热点。13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改革论坛暨中国体改研究会2015年年会上,官员、专家和学者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等重大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在总结行政审批、投融资、财税金融、国有企业、价格、创新创业、电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的进展后,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指出,明年改革要特别突出问题导向,抓住关键节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有利于激活市场、释放活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新举措。连维良透露,在电力体制改革迈出关键步伐后,石油天然气、盐业等重要行业改革方案即将出台。

  

  据统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已召开19次,审议了一批重要改革方案。改革成为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会议最集中的议题。各部门已出台经济体制改革文件达100多个。

  

  在解读十三五规划时,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特别强调了“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后可能会更加注意这几个字,这几个字的含金量极高,使今后改革的内涵更加丰富,其实也是针对当前突出的经济问题。当前还存在经济下行压力,效益下滑,价格下跌等等问题,这些都是表象,其病根还是结构性的问题,必须要通过结构性改革来解决。”杨伟民说。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2%,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虽然这两项指标较此前有所回升,但仍很微弱,经济回暖基础并不牢固。

  

  中国体改研究会会长彭森指出,中长期内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完善构建产业新体系急需的体制机制,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制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发展潜力,化解潜在的风险,短期则需要促进改革措施真正落地,比如处置僵尸企业必须建立市场退出机制,综合运用市场竞争和法律规范的举措有力推进。

  

  为了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见成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提出应从整体性视角全面深化结构性改革,解决生产与消费、金融与实体经济、科技与经济、教育与发展等四大脱节问题,理顺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两个关系,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形成与现阶段发展相匹配和相适应的新的国家治理结构,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他特别指出了改革“空转”现象,“近两年,财政方面发的文件将近40个,一个月差不多发2个,这么多文件发下去,下面的反映是这个文件还没有消化,新的文件又来了,更谈不上执行和落地了。这还只是财政部门,还有其他部门,教育的、医改的,各个部门发的文件可能不比财政少多少,加起来这些文件都到地方去了,怎么去贯彻落实?”刘尚希说,改革的推动方式应做一些改革,“如果不做改革,按照现在的方式,大家忙于发文件,忙于传达文件,忙于监督,下面忙于汇报,改革很可能就出现了在冰上开车现象,轮子在转,车不往前走,出现改革打滑、空转现象。

  

  从过去强调的需求侧管理到现在热议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着认识加深和共识凝聚,改革目标愈发明确,路径愈发清晰,改革红利将逐渐释放,孕育更强的经济增长新动力。(郭洪海、戴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