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经济日报》一版发表题为《港口建设开启“蓝色引擎”》文章

05.08.2015  14:06

河北经济日报》一版发表题为

《港口建设开启“蓝色引擎”》文章

      7月29日,《河北经济日报》一版发表了题为《港口建设开启“蓝色引擎”》的文章。全文如下:

  “港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打造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的前沿阵地。”河北港口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邢录珍认为,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沿海经济强省中,只有加快推进河北港口建设,才能构建起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大通道、桥头堡。

在我省487公里蓝色海岸线上,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成功组建渤海津冀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唐山港口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秦皇岛西港搬迁改造工程正在进行,国际陆港建设投入试运行,深水航道、深水码头、临海园区,一项项全省重点工程开工、在建、投用,开启了港口建设的宏伟篇章。

打造全国最大最有竞争力港口群

津冀地区是世界大型港口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集中有以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为代表的河北港口群和天津港。河北港口与天津港共同承担着服务京津冀发展的重任。“我们主动参与和协调津冀港口的合作发展事宜,从竞争关系变成携手组建渤海津冀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就是要打造全国最大、最有竞争力的港口群。”河北港口集团战略发展部副部长宋善柏告诉记者。

2014年8月7日是一个见证历史的时刻,河北港口集团、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邢录珍与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丽丽共同签署了《渤海津冀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合资经营合同》,两个公司共同出资,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注册成立渤海津冀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从而开启了冀津港口群无缝对接、转型升级的宏伟大幕。

渤海津冀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将充分享受到天津自贸区给予的政策红利,发挥两大集团资源优势,重点投资前景好、回报高的优质项目,在沿海区域开展集装箱及件杂货码头投资,合作开展煤炭物流业务,合力打造港口物流园区以及无水港,建设物流通道,培育发展内支线运输等,进一步优化渤海湾港口资源配置,加快港口功能延伸到内陆腹地,在开辟新产业空间的同时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进一步增强冀津港口的辐射带动作用。

目前,该公司正充分论证前期项目,以京津冀区域唯一港口企业的身份主导“北方出海口”建设,积极疏通渤海岸边多个港口之间的交通障碍,将打造港口物流园区以及无水港,建设物流通道,培育发展内支线运输等。

搭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平台

目前,京冀携手建设的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已经开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已开始启动。面对记者的采访,河北港口集团总经理助理、唐山港口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利威介绍:“曹妃甸港西区一、二号港池毗邻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先行启动区,成为直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的载体和平台,汉曹铁路的修建也将直接服务于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实验区和曹妃甸地区经济发展。

今年5月5日,由河北港口集团旗下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组建、主导唐山新增港口资源开发的唐山港口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在曹妃甸工业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0亿元。该企业是唐山曹妃甸港西区一、二号港池,丰南港区以及汉曹铁路项目投资与开发的唯一主体,这必将打破以往曹妃甸地区以货主码头开发建设为主的格局,标志着河北港口开发建设进入了统筹规划、集约开发、加快公共码头建设的新阶段。

曹妃甸港西区一、二号港池毗邻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先行启动区,是曹妃甸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港池码头岸线长度约18.6公里,布置120个各类泊位,通过能力可达到4亿吨。其中,深水岸线3.5公里,可建设8个10万吨级泊位,逐步形成前港后园的发展模式,成为直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的载体和平台。曹妃甸港西区一、二号港池项目规划环评已通过专家论证,涉及项目起步区配套的路电水桥等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已完工。汉曹铁路起始于津山铁路汉沽站,利用既有南堡线至南堡站,从南堡站引出后,新建铁路沿遵曹公路至南堡东站后引入曹妃甸港。该铁路正在进行前期工作,建成后将为港口建立便捷的集疏运体系,直接服务于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和曹妃甸地区经济发展。

提档升级助力国际物流中心建设

数据显示,2014年河北省港口建设投资共计完成171亿元,全年港口生产性泊位新增25个,共计达到183个,为历史最好水平。货物通过能力达到9.2亿吨,跃升为全国第二名,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295万标箱。截至2014年底,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三大港口全部跻身货物吞吐量“亿吨俱乐部”,截至今年6月底,我省港口建设完成投资69.3亿元,为计划目标35亿元的198%。

港口建设的大手笔投入为港口生产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强有力支撑。2014年,我省港口吞吐量达9.5亿吨,创下河北省港口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全新纪录。2015年,预计港口吞吐量和通过能力将双双突破十亿吨。随着全力打造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增长极战略的实施,我省港口不断提档升级,目前,河北港口正由第二代港口向第三代港口加速挺进,国际物流中心蓄势待发。我省编制发布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搭建电子交易和物流金融服务平台,已在国内外产生广泛积极的影响,战略合作伙伴日趋增多。建设了煤炭现货电子交易平台,交易量达到1亿吨,将环渤海煤炭交易中心打造成为区域性煤炭交易中心、权威性的煤炭价格指数形成中心和物流金融中心。在渤海新区,临港粮食物流板块已具雏形,中国黄骅港万国(国际)石材商贸城113家企业签约入驻,该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将达500亿元。

我省提出加快培育以第四代港口为标志的全国知名大港,重点建设以唐山港为中心,黄骅港、秦皇岛港为两翼,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绿色环保的现代化综合性港群体系,港口建设将成为拉动我省经济发展的“蓝色引擎”。(  贾芳  张祝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