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经济强省 美丽河北】宽城的“绿色交响”

15.09.2015  09:19

一提到宽城满族自治县,人们都知道是个矿业大县,铁矿资源一度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柱。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形势下,宽城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请听河北台记者孙伟、宽城台记者许雪江、刘遥的报道《宽城的绿色交响》。

紧邻承秦高速宽城出口,投资1.5亿元的新通源新型环保材料项目正在紧张地试生产。项目负责人张瑞军告诉记者,所谓的新型环保材料指的是徽晶系列产品,原材料则是在宽城俯拾皆是的尾矿砂。

张瑞军:通过徽晶石、泡沫陶瓷、空心砌块三个项目的使用,能够实现尾矿从粗到细,吃干榨净,不再产生二次尾废。

在宽城经济开发区内,类似的新型环保材料项目比比皆是。新型建材替代粘土实心砖可减少毁坏耕地,节约煤碳资源,保护大气环境。宽城工信局副局长郑建明介绍,从中央把张承地区定为生态涵养区伊始,宽城经济果断转型,由黑变绿、从地下转到地上成为显著特点。

郑建明:下一步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对接,重点打造一批微晶板材、真空保温复合板材、尾矿砂提取单晶硅项目,真正合理利用尾矿资源,让尾矿变废为宝。

按照绿色、生态、循环的发展方向,宽城的经济转型实现了高效迅速。他们先后与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建筑设计院、西安墙体材料研究院、德国凯乐集团等院所名企达成战略性协议,合作实施了新型绿色自保温墙材、二甲醚、功能饮料、尾矿综合利用等一批全新转型升级项目。

宽城山清水秀,林果业历史悠久、得天独厚。在化皮乡西岔沟村,漫山遍野的苹果树喜获丰收,果农们穿梭林间忙着摘果,村党支部书记陈玉富告诉记者,这个一千多人的小山村年产苹果100万公斤,人均收入达8816元。

陈玉富:前几天,省委赵书记到我们村调研指导工作,对村里提出了很多要求。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大做强林果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进一步丰富民俗文化内容,全村实现走生态路、打文化牌、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

富民强县不能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只有主动转型、绿色崛起才能赢得新的发展机遇。宽城县长崔万峰说,目前,全县上下对未来的发展思路高度一致,并迈出了可喜步伐,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宽城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崔万峰:调结构对企业生死攸关,对县域别无选择,重点支持转型企业加快发展,抓紧谋划一批个儿大、量足的后备项目,让县域的特色产品变为优质商品,加快宽城转型升级、绿色崛起、统筹城乡、全面发展的步伐。(河北台记者孙伟、宽城台记者许雪江、刘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