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河北精彩故事】精打细磨一片天 “民乐之都”饶阳的匠人之心

21.01.2015  03:57

衡水饶阳县素有“中华民乐之都”之称,有民族乐器制造企业及摊点40多家,生产扬琴、二胡、古筝等300多个品种的民族乐器。在远销海外的民族乐器中,这里的产量占到全国的60%左右。

乐曲《嘎达梅林》相信好多朋友都不陌生,但是您现在听到的这首,是著名四胡演奏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四胡音乐传承人巴彦保力格带着1150名四胡爱好者共同演奏出来的,他们还因此创下了世界上演奏四胡人数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但是您知道吗?他们手中这一千多把四胡,都是由我省饶阳县的乐之洋乐器制造公司制造的。说起这些,乐之洋负责人郭广哲有些轻描淡写:将二胡、琵琶、扬琴等各式各样的民族乐器销往各高校,配送给各琴行,甚至为名人专门定制;乐之洋早已经把生意经营到海内外吗,“台湾、香港,我那客户也有了;到目前为止,全国各省市都有我的销售网点现在。国外的话现在像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文莱,泰国,越南,这边都有了;现在主要市场是在东南亚。“

在饶阳大官亭镇,乐之洋是规模较大的几家乐器制造企业之一,但却绝不是一枝独秀。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从北京民族乐器厂退休的老技师张祥云带着手艺回家来创业后,就将技术扩散到了这里的十里八乡。

乐器厂主管生产的工作人员:河北这一块儿,这民乐是从张祥云张师傅,改制以后引进过来,好多老师傅没地儿去,然后到饶阳这儿,搞了一个乡镇企业,然后发展起来后,逐渐的分化分化分化成好多家,然后有好多工人就在自己家里头做。

老技师张祥云的回乡使北京民族乐器厂将分厂在这里落户;后来他还组建了乡镇企业星海乐器厂,再后来,这两家乐器厂几经改制,许多掌握了技术的工人也纷纷自立门户,民族乐器制造在这里遍地开花。如今,饶阳成为了以乐之洋,北方和成乐为龙头,几十家小型乐器制造厂及摊点齐头并进的我国北方最大的民族乐器生产基地,并形成了以“全国二胡科研生产基地”、“中国音协扬琴研制中心”为科研依托的乐器产业集群。

走在大官亭镇街头,那些看起来破旧不堪的厂房难免令我们疑惑,这真的就是“中华民乐之都”的核心地带?而走进厂房,那为御寒燃起的蜂窝煤炉,更让我们恍惚觉得,是不是回到了半个世纪之前?但是,只要你在这些车间看上五分钟木花翻飞,砂纸打磨,校音调试……,你就会明白,在每一项的认真劳作中,包裹着怎样的一颗匠人之心。

由一名老技师发展起的一家乐器厂,由一批技术工人星火燎原般发展起来的这一片产业,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尽管一些乐器的配件已能够通过数控车床来操作生产,但这注定不是个能脱离于人工的行业,于是,这悠扬的乐曲,哪怕只是出现在乐器调试时,也成为区别于浮华之外的动人天籁。不是盲目的扩张生产,也没有具化的销售数据,谈及饶阳乐器行业的未来,乐之洋负责人郭广哲只谈及了两个方面,却格外淡定从容,”现在一个生产,一个市场,这两块儿。掌握了技术了,掌握了市场了,你还有什么不能发展的。”(河北电台记者王成树、王美中、杨晓 衡水电台记者张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