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酒”变“空头支票”?上海酒类投资风险爆发

25.11.2014  03:08

  人民网上海11月20日电 (王若宇)在中信银行长沙分行向上海国际国际酒业交易中心兑付总额4900万元《履约保函》之后,上海首例酒类投资风险事件暂告一段落。目前,不少投资人已通过酒交中心平台获得本金和收益在内的回报。然而受到市场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冲击,酒企财务状况整体堪忧。“纸酒”的集中兑付期遭遇行业寒冬,如果不能按约回购的酒企越来越多,投资人手中的“纸酒”无疑将变成“空头支票”。

   年收益15%的理财产品

  这起震惊业界的酒类投资违约事件缘起湖南胜景干黄公司未能按照约定价格回购投资人手中持有的“纸酒”。

  尽管风险爆发早有征兆,但早前酒类投资在上海依然炙手可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要求挂牌酒企签订合约,如果上市酒品在规定时间内价格未能上涨至一定幅度,酒企将以发售价的115%回购“纸酒”。胜景干黄投资者翁先生向人民财经表示,对持有人而言,“纸酒”相当于年收益15%的保本保息理财产品。反之,对酒企而言,“纸酒”相当于一年期融资产品,资金成本为15%。

  2013年11月,胜景干黄公司发售的黄酒产品登录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按照酒企与交易中心的约定,如果产品交易价格连续不能达到预期,一年后胜景干黄将以发售价的115%对投资人手中的“纸酒”进行回购。时至今年11月,正当投资人静待手中“纸酒”升值之际,胜景干黄却出现违约,无力向酒交中心支付数千万元的回购款项。投资人手中的“纸酒”瞬间变成一张无处兑现的“空头支票”。

   酒业冬天酝酿投资“空头支票

  中国酒业流通协会副会长刘员向人民财经表示,酒企通过发售“纸酒”进行融资是近三年内流行起来的。这一融资方式在诞生之初,行业形势还比较好;但如今酒企正遭遇历史性变革,酒企的财务压力前所未有。

  多数“纸酒”约定的回购期限是1至2年。但是行业的巨变就是发生在这两年之间。从2014年上市酒企上半年财报看,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告下滑,其中五粮液实现营收117亿元,同比下降25%;净利润40亿元,同比下降31%。洋河股份上半年实现营收87亿元,同比下降8%;净利润29亿元,同比下降13%。其他品牌净利下滑在五成至八成之间,更有酒企创下历史最大亏损。

  “如果承诺回购‘纸酒’,那企业还是应该回购”,刘员认为。

  但现实情况恰恰是,今天的酒企是否有能力兑现两年前开出的支票?

  上海酒交中心风险事件爆发后,人民财经多次尝试联系胜景干黄未果。而业内多个信源透露,胜景干黄或考虑单方面撕毁合同。上海酒交中心董事长李雯峰向人民财经证实,中信银行高层以短信方式告知他:胜景干黄要起诉酒交中心。

  “某些酒企,打算以强制溢价115%(回购)属于强迫行为、违反公平为由,申诉其和酒交所之间的回购协议无效”,消息人士说。而一旦这样的申诉浮出水面,那么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将遭遇成立以来最大“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