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谈】热爱阅读是一种“高贵的追求”

15.11.2014  22:42

□耿银平

一场在深圳中心书城南区大台阶上举行的阅读分享会,拉开了第十五届深圳读书月的帷幕,这项全国首创的读书节庆活动也迎来了15岁生日。据统计,深圳人均购书量连续24年位列全国第一;全市拥有公共图书馆640个,自助图书馆200台;公共图书馆总藏量达2823万册,人均藏量2.25册……经过15年的精心打造,深圳人因热爱阅读而赢得了尊重,这座城市由“文化沙漠”成长为“文化绿洲”,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据《人民日报海外版》11月12日报道)

有人说,热爱阅读是一种“高贵的追求”。看看深圳,就能对这句话有更深的理解。读书月等活动的连续多年举办,让热爱阅读成为深圳人的一种自觉追求,构建了一道崭新的城市人文风景;通过阅读,深圳人吸取到了更多的文化和精神营养,获得了更多的心灵满足感,个人的幸福指数也由此提升。这是何等高贵的一件事情,是何等高贵的一种感觉。

读书月创办之初,国人的阅读率正处于低谷。在此背景下,读书月自2000年一路走来,它所高举的阅读旗帜,极大推进了深圳的全民阅读,在全国也产生了广泛影响,这年复一年的坚持,可谓一种高贵的坚持。这种坚持的意义就在于,让实现文化权利的观念不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利,不断为城市累积文化能量、优化人文环境、提供价值引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要“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可谈到改善公共阅读环境,不少地方政府仍有较大的惰性,总是强调公民阅读积极性不高等原因,而没有从自身方面找不足。比如,不少地方公共图书馆的财政投入总量还非常有限,公共阅读环境还非常简陋,公共文化场所的服务水平还比较低。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说到底还是在于没有像深圳那样,将阅读当作一种“高贵的追求”,没有认识到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利能够激发、增加的巨大发展潜力与活力。

城市推崇阅读,阅读改变城市。对一座城市而言,阅读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台阶,是塑造城市精神的基石。一个城市真正的气魄和精神,不仅体现在高楼大厦、经济发达,更重要的还在于文化,文化正日益成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期待更多的城市能够和深圳一样,以“高贵的追求”塑造“高贵的市民”、建设“高贵的城市”、引领“高贵的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