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纪录片《稻之道》看新春家宴吃什么?

13.01.2016  14:29

  2016年的春节马上要来了,吃货们是不是又在想念各种美食啦?

  众所周知,春节不仅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更是美食云集的时节。大年夜,丰盛的菜肴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之感难以言喻。我们中国人重传统,重节日,热闹喜庆的春节,年夜饭当是重头戏。一顿健康美味的年夜饭成了家家户户最关心的事,而年夜饭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变得花样百出:有饭店预订的,有全家齐动手的,有享用传统美味的土菜的,也有品尝新鲜独特的洋点心的。春节临近,今年的年夜饭怎么吃,吃什么,您想好了吗?

  近日,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稻之道》在央视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热播,讲述了一粒稻米背后的故事,解开这一悠久历史的文化密码。它如《舌尖上的中国》一样,再一次刺激了人们的味蕾,为广大吃货们带来了福音,掀起人们对美味食物的追求和尝鲜。日前,正值新春临近,看到如此多的美食,小伙伴们是不是不淡定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盘点一下《稻之道》里的特色美食吧:

  米糕,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米糕。米糕各式各样,其中年糕为人熟知,因其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节目中浙江嘉兴市徐志宝的糕点店以制作各种糕点为主,每当节日庆典,或举行红白喜事,当地人都需要定制大量的米制糕点。

  米粉,是中国南方地区非常流行的美食。《稻之道》节目组这次聚焦素有“米粉之城”美誉的广西首府南宁,更是集中了广西不同地域、不同吃法、不同口味的各种特色米粉。

  在广西,除了米粉,还有卷筒粉、粉饺、粉虫等花样繁多的米制食品,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

  卷筒粉起源于岭南广州的西关地区的汉族特色小吃,其中以西关布拉肠最为出名

  粉饺是以米粉皮包裹馅料制成的饺子。是南宁市传统的汉族名小吃,其米香浓郁,味美爽口。

  粉虫,广西传统小吃之一。始于清代。因其形似虫草故名。食之韧软。可配以猪肉、牛肉或杂烩做成炒粉虫、粉虫汤。

  除此之外,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米制美食,寿司、糍粑、汤圆....。.等等。这里任何一种食物的味道,不仅来自食物本身,还来自于一个个不为人所知的普通百姓,来自于他们对粮食的敬畏,和在每一环节付出的默默辛劳。在《稻之味》中被节目重点提到的稻农于殿红,是黑龙江五常红扬种植合作社带头人、大食品网陆家村有机稻米种植示范基地的负责人。如今,他种田已经二十多年,现在经营着村里900多亩稻田,为了深刻到记忆的稻米的香气和味道,他一直坚持用原生态有机的方法种地。

  作为央视首部反映稻作文化纪录片《稻之道》,不仅给新春餐桌上带来了更多选择,更是呈现以“”为原料的多彩食物,大食品网一直坚持“真实好米”的理念,与原产地负责人于殿红携手深耕,以匠人之心重塑大食品网原产地种植精神,为大家餐桌带来更多的真与美。

  正如片中所讲:“我们选择了稻米,就选择了一种文化,我们的生活情感甚至精神世界与稻米的荣枯盛衰纠缠在一起,与之同悲共喜,生生不息。普通的稻米承担着不普通的使命,平常的生活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