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亲自抓反腐剧 冬眠十年反腐剧或重归荧屏
中纪委网站播出电视连续剧《一代廉吏于成龙》
核心提示:十年前,《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省委书记》、《生死抉择》等电视剧让观众对反腐剧印象深刻,一次次的收视长虹不断引发舆论高潮。然而2004年,因数量泛滥和过度开采,监管部门先后下文对反腐剧和涉案剧进行整顿,从此两大“红极一时”的题材双双退出黄金档,也进入迄今长达十年的“冬眠期”。近来,颇多的事件似乎释放出反腐剧和涉案剧回暖的信号。时隔十年,当下的反腐剧和涉案剧如何抓住新生契机,又如何避免重蹈十年前的覆辙?
— — 沉寂十年,反腐剧重新归来?— —
2004年,因数量泛滥和过度开采,监管部门广电总局先后下文对反腐剧和涉案剧进行整顿,从此两大“红极一时”的题材双双退出黄金档,也进入迄今长达十年的“冬眠期”。
近来,文艺界反腐题材创作近来呈现回暖迹象:央视春晚连放三个反腐小品;当年颇有影响力的反腐剧《黑洞》制片方金英马影视宣布,将把《黑洞》改编为电影搬上大银幕;大型反腐题材电视剧《打虎上山》刚刚在西安开机;而著名反腐作家周梅森最新创作的反腐剧《人民的名义》日前在京召开剧本研讨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亲自出席。近10年来首部回归省级卫视黄金档的刑侦剧《刑警队长》日前在江苏卫视、重庆卫视热播成为热点。
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副司长刘梅茹先后透露管理部门对反腐剧和涉案剧创作的最新态度,并对过往“禁令”进行重新解读,释放出大量积极的信息,被业内解读为,“有条件解禁”。
近期的这些现象,让敏锐的市场频频捕捉到反腐剧和涉案剧将同步“复苏”的信号,也让很多网友期待的“冬眠十年的反腐剧重新回归荧屏”成为可能。
— —“复活”的反腐剧需要哪些新特征?— —
十八大以来,反腐力度空前, 中央纪委也向相关部门提出了要求,希望能以文艺作品来凝聚人心、汇集力量,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进行。为此,中央纪委宣传部特地派员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沟通、部署相关工作。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透露:“我们领到的任务,每年电影最少一两部,电视剧最少两三部,而且必须是精品。不能一写反腐就写成案件剧,一写公检法就写成劳模剧,要有今天的时代特征,当下、眼前、现实的人物事件。”
可见,少而精,将是反腐剧“复活”的重要生命指征,一窝蜂扎堆、当成普通题材来任性开采是不可能了,且“精”的标准相当之高。
通过对上一轮反腐剧由盛转衰的反思,监管部门此轮提出的要求非常具体。
李京盛说:“一是要有现实关照性,得反映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斗争。二是腐败是世界性的难题,要站在足够的高度来表现。”
举例:
“美国的《纸牌屋》表现的黑幕运作,不仅是权钱交易,权权交易也是腐败。腐败是现代社会的公害,共产党要割除人类的公害、毒瘤,需要多大的毅力、勇气?不要仅仅是几个腐败分子和正面力量角力,简单地正义战胜邪恶。要通过这些检察官、腐败分子、案件,给出超出案件的启示。人性的复杂性要有充分表现,人性高度可高到圣人,深度可低到入地狱,要把堕落的过程写清楚,否则回答不了更深层次的问题。人性弱点、制度漏洞、反腐决心、制度建设,也要昭示出来,才最有针对性、震撼力、启发意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
— —反腐剧本质是政治剧 作品质量是最终王道— —
反腐剧和涉案剧这两大“敏感”题材卷土重来,前提当然是需要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但若想真的稳定发展、长治久安,归根结底还得看作品质量是否过关。不可否认,反腐剧和涉案剧在题材本身上属于富矿,但开采难度却远超一般的现实题材。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对此明确指出,“反腐题材这几年作品少,不仅是因为政策限制、不上黄金档有投资风险,而是这类剧不是谁都可以写,不像生活剧、偶像剧、家庭情感剧、婆婆妈妈剧那么容易写,它本质上是政治剧。既懂政治,又能用艺术方式来表达,而且符合艺术规律,这样的剧作家很少。”
“解禁”后的涉案剧面临的将是同样“外松内紧”的局面,十年前被清扫出“黄金档”就是因为“创作无禁区”,尺度越来越大,产生了负面社会效应。为避免重蹈覆辙,此次“有条件”复活后,对于创作者的要求必然更谨慎和精细。
正是这些实际难度的存在,也让反腐剧、涉案剧并未在政策松动后立刻“井喷”,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方网站上看到,今年5、6月份立项的当代涉案题材分别为6部和3部,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因此,少而精,将是反腐剧“复活”的重要特征。(策划、综编:王莹)(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