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果肉一定是红色的?不,咱一起去看看隆化白草莓

12.04.2015  11:50

草莓果肉一定是红色的么?那可不一定,隆化县张三营镇管家营村的李广锋凭借独特的眼光引入了一种全新的草莓品种——白草莓,成为水果市场的“宠儿”。记者带您到隆化去认识这不一样的白草莓。

游客:哇塞,这是草莓王吗?……

在隆化县张三营镇盘山林果苗木合作社的种植大棚里,一颗颗饱满盈润的草莓挂满藤蔓,香气宜人,一波接一波的游客,一边动手采摘,一边啧啧称奇。

游客甲:草莓口感挺好的,也很新鲜,还有这种白瓤的以前也没有见过,挺香甜的。

记者:采了这么多了?

游客乙:对!

游客乙:老吃买的,自己采摘一点,感受一下大自然。游客丙:感受采摘的乐趣。

大棚的主人叫李广锋,他们家种的这种白草莓外形和普通草莓差不多,但果肉为奶白色,甜度大而且带着一股清香味儿,李广锋说,就凭着品种新奇,口味独特,白草莓已经上市就大受追捧。

记者:这个草莓多少钱一斤啊?

李广锋:像这种白的最低是50(元),因为它是新品种。

记者:草莓卖的怎么样呢?

李广锋:卖的非常不错,一到周末、节假日这公路两边都是车。来采摘草莓的人员非常多。

记者:咱这一个棚出多少斤草莓啊?

李广锋:咱们大概预算一亩地最少出5000斤。

记者:都是用于采摘吗?

李广锋:一大部分用于采摘,一小部分运到北京批发市场还有超市进行销售。

单靠种植传统草莓,李广锋就有十几万的年收入。去年夏天,头脑灵活的他想种出新花样,听说山东的白草莓与众不同,就坐了十多个小时的汽车辗转到了济南,一心想拿到这河北“独家苗子”,不成想吃了闭门羹。

李广锋:他对我说你要白来一趟,因为我们这品种是新培育的,不可能直接给你,就婉转地拒绝了我,心里特凉,那会也想回来,但这种事不办成咱不可能回去。

李广锋明白,万事开头难,于是,每天早上8点他准时守在基地门口,一直等了六七天,眼看身上所带的钱要花光,老板才终于同意把白草莓秧苗卖给他,拿到4000棵秧苗的那一刻,李广锋感慨万端。

李广锋:一礼拜,确实感动他了,我们给你点回去做做实验。当时特高兴,老百姓终于盼到这苗子回来了,出了他办公室立马就往家里打电话,这苗拿到手了,连夜坐车押运苗子就回来了。

事情并非自此一帆风顺。3个月后,从山东引进的草莓幼苗长大了,到了开花挂果的重要时期,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将大棚全部吹翻,了。

李广锋:一看棚帘子全都倒了,七零八落哪都是,哎呀,当时那心情呱就落下来了,当天下午要做不上,这整个棚里草莓都完了。我们村来了四五十人,帮我们草帘子,所幸的是苗子没有出现问题。

白草莓让李广锋赚了钱,许多人也想过来取取经,一个上午,李广锋的手机总在响,还有人直接赶到现场咨询。

李广锋:你看咱这(草莓)一点虫都没有,咱们都是在请的北京专家定期到咱们这指导,这点你放心!

咨询者:你们管销路?管种子化肥?

李广锋:到时你们卖出钱再给我们。

咨询者:一个棚得多少钱啊?

李广锋:一个棚现在投资三万多块钱。

咨询者:三万多。

咨询者:我们再看看。

今年,李广锋打算再承包30个冷棚育苗,种精品草莓,与承德的避暑旅游联手发展。

李广锋:我们张三营的气候非常适合种夏季草莓,它个草莓能跟冬季草莓衔接起来,夏季旅游人员非常多,咱们打造这个品牌,现在我们也正在注册商标,让张三营的草莓发展到网络上,真正让张三营四季草莓飘香。(河北电台记者孙伟、承德电台记者杨枷琪、左鹏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