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无机/有机絮凝剂协同作用处理选矿尾矿浆应用研究科技成果通过鉴定

22.07.2014  11:42
          为了进一步节约水资源,实现选矿水循环利用“零排放”,切实提高尾矿库安全可靠性,创造良好的环境、社会与经济效益,承德市安全生产协会协同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申请的<无机/有机絮凝剂协同作用处理选矿尾矿浆应用研究>课题,于2014年5月20日通过了河北省科技厅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评定为省内领先技术,确定为河北省科学技术支撑计划项目。
  该项技术利用PAC水解作用、PAM网捕架桥作用协同处理选矿尾矿浆,两种药剂的水溶性在配药时增加了养护环节,根据PAM的特性在投药方式上做了改进,研究出了适合承德地区尾矿浆最佳絮凝处理方案,加快了尾矿沉积速度,改善了水质,有效降低了浸润线高度,防止了尾矿库浸润线溢出,而导致坝体沼泽化、坍塌、位移等隐患,提高了坝体稳定性,有效降低了库存水位,提高了尾矿库防洪能力。同时,实现了选矿水循环利用“零排放”,充分利用了水资源,减少了企业用水成本及絮凝剂成本,提高了铁精粉品位。在处理超贫钒钛磁铁矿的选矿尾矿浆处理方面达到了省内同类技术领先水平。
  该项技术成果的确定和应用,填补了我市选矿排尾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成果一项空白。为我市积极探索科技兴安,积极推广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之路迈出了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