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河北 精彩故事】高山林海守望者 瞭望员石和增

20.12.2014  00:24

在沙河市蝉房乡老爷山林场大青山山顶,有一座望火楼,这里没水没电,57岁的瞭望员石和增已经坚守了7年。

从老爷山林场记者乘上防火队专用的皮卡车,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来到大青山山腰,再往上走就没有路了。

​防火队队长刘现林:“山里面就没有路,人走的多就成了路,拿镰割割,钎修修,能往上上,全是石头。里面植被比较密盛,不好走。

刘现林在前面用镰刀拨开漫山遍野的荆棘,记者在后面手脚并用,拉着结实一点的灌木,踩着溜滑的石头和荒草,艰难跋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爬上了海拔1300多米的大青山山顶,石和增正在望火楼里值班。

记者:上来一趟真不容易。这个路你每天都要爬一遍?

老石:每天上一趟,你看走的时候荆棘都给剌破了,路滑,头上都碰过口子,头晕,经常的事。

望火楼上下两层,第二层四面都有窗户,老石说天气好的时候从这里能看出去好远,“晴天的话可以看20里地,只要有火情都可以看清。一顶能望三个县,邢台沙河武安。

山顶风大,记者爬山出的汗没有干被风吹的透心凉,“山顶上最少有六到七级大风,风大的时候在这站不住,披着大衣来回就在这转。冻得吃不住劲,冻得脑袋疼,吃安乃近。

一个人常年累月待在山顶,老石说,这里连手机信号也不稳定,孤独寂寞的日子只能自己想法度过,“面对蓝天,下对大地,习惯了。就那样转,一会儿转过来,一会儿转过去,看看这,看看那,消磨时间。

山上没水没电,每天上山时老石带一小桶水上来,够一天用,老石的午饭就是白水煮挂面。

记者:也不搁点菜,搁点什么?

老石:没有,就加一点盐。山高,带不容易。带个馒头,烤烤。吃饭不规律,有时候好弄胃病,胃疼。

在老石之前,望火楼曾经有过三个值班员,条件太苦都没坚持下来,只有老石一干就是七年,“因为报告及时,没有重大火情,火情小,一共下来就两三次。刚烧起来,看见冒烟以后立即通知他,人员及时报到,都不超过半个小时就打灭了。

老爷山林场场长王建林:“这个作用很高,在蝉房乡37万亩林地里面重中之重。没有这个望火楼,俺都是提心吊胆哩。

在望火楼值班,每天只有30块钱工资,但老石说,既然选择了这个岗位,就要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心里上愿意保护这片青山绿水,保护国家财产,保持这个植被,不叫它发生火灾。第一时间能通知给大家,把火情给灭掉,损失降到最低。一份责任,一个担当。只要我身体能允许的话,能坚持到什么时间就坚持到什么时间。”(河北电台记者杜岩卿、邢台电台记者秦庆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