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河北 精彩故事】点亮互联网世界的火柴盒

30.03.2015  16:17

公司名称火柴盒、面积100多平方、员工十几个,这样一家看起来不起眼的软件公司,连续四年成为微软和英特尔两家IT巨头的合作伙伴,在软件领域把“中国创造”的品牌在世界范围叫响。

秦皇岛火柴盒计算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位于秦皇岛开发区一栋居民楼内,不知情的人会以为自己来到一家网吧——十几台电脑前,年轻人正全神贯注紧盯显示器,不过他们干的工作是敲出代码,编写软件,创造价值。 公司成立于2010年,主要为英语国家互联网用户提供软件产品和服务,是全省首家自主创新软件全球供应商,“中国人的创造力非常好,但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软件技术、核心技术非常少,所以当时我们想创业,一定要创造中国人自己的品牌。

火柴盒总经理李丰华依然能回忆起创业之初的热血沸腾。当时世界软件市场上很少有属于中国人的作品,火柴盒的创始人都有不俗的技术实力,曾经留过学,在雅虎等大公司从业的经历让他们成为数据管理、集成和分析领域的专家。

李丰华说,当时大家就感觉反正是拼一回,一定要做最好的产品,“火柴盒不是拍脑袋出来的公司,我们有技术,应该领先别人,应该比别人更好一点。

彻夜做架构、编脚本、写代码,所有人拼尽全力;从pc优化大师、到电子书阅读器,火柴盒一路高歌,已推出6款软件产品。他们的万能文件浏览器等产品被软件巨头微软公司看中,成为windowsXP、Vista和Win7平台指定默认推荐的软件,放在操作系统和官方网站向全球用户推荐;芯片巨头英特尔也向火柴盒发出认证。

火柴盒研发部负责人李焱:销售总额会达到2500万。

在互联网上,火柴盒已经拥有全球用户320万,其中包括20多万付费用户,每天下载火柴盒软件产品的用户可达到6000多人次。

李丰华:我们自己也挺自豪的,我们做出来的软件,有这么多外国人在用,我们有70%的用户是美国人。

如今火柴盒又奔向新的战场,他们把目光投向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开发了一个交易平台,借助在全球软件领域的优势,准备把河北特产卖到全世界,“我在外国建立海外仓,把货发到海外,做有河北地域特色的产品。比如说唐山的骨瓷,白沟的箱包,高阳的毛巾,藁城的宫灯,蔚县的剪纸,昌黎的帽子,做河北占有优势的产品,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知道有这么好的产品。”(秦皇岛电台记者刘磊、王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