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粮油市场十二月份月度分析报告

02.02.2016  13:20

 

 

 

河北省粮油市场十二月份月度分析报告

2015年12月份,我省小麦、玉米市场月度平均价格环比上涨,面粉、大米市场月度平均价格保持平稳,豆油市场价格基本保持平稳。

供给增加需求不旺 12月份小麦价格弱势运行

                托市价标杆作用明显 预计1月小麦价格平稳运行

一、本月我省小麦市场走势

12月份我省中等小麦月度平均收购价格为1.168元/斤,较上月上涨0.028元/斤,较去年同期下跌0.10元/斤,跌幅7.8%。其中收购价格最高为邯郸县1.20元/斤,最低为唐山乐亭1.13元/斤。我省小麦月度平均出库价格为1.18元/斤,较上月上涨0.012元/斤,较去年同期下跌0.11元/斤,跌幅7.7%。

分市来看,邢台、石家庄、邯郸三地面粉加工企业相对集中,小麦平均收购价格略高,分别为1.18元/斤、1.178元/斤、1.179元/斤,保定、衡水、沧州三地小麦平均收购价格略低分别为1.16元/斤、1.16元/斤、1.15元/斤。北部秦皇岛、唐山、廊坊小麦平均收购价格分别为1.15元/斤、1.15元/斤、1.16元/斤。

12月份我省小麦收购价格连续四周持续微幅下跌,月初小麦收购价格最高,全省平均收购价格为1.173元/斤;月末小麦收购价格最低,全省平均收购价格为1.163元/斤,较月初下跌0.01元/斤,跌幅0.8%。

二、2015年小麦运行态势

总体来看,2015年国内 小麦 市场行情属于弱势运行,市场行情走势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15年年初至新 小麦 上市前,麦价整体弱势平稳。国家临储 小麦 持续供给市场加之储备粮轮出冲击市场,麦市“政策市”氛围浓厚。因需求较为疲软,“供增需弱”格局下,“买方”市场氛围浓厚,麦价呈现旺季不旺、弱势平稳的走势,粮企粮源销售压力大。因国内 小麦 市场运行价格整体围绕国家临储 小麦 拍卖底价,这也使得麦价在政策底价支撑下,价格并未出现明显下跌。

第二个阶段主产区新 小麦 上市至9月30日,麦价围绕托市价弱势运行。自2015年5月26日苏鄂皖豫鲁冀相继启动 小麦 托市收购至9月30日托市收购结束, 小麦 托市收购贯穿始终,且启动范围不断扩大,市场化主体入市收购积极性不高,政策价成为价格天花板,麦价整体处于托市收购价之下弱势运行,麦价因品质分化差异较大。

第三个阶段10月初至12月底,国内麦价整体先抑后扬。因阶段性供给压力凸显加之政策利空传闻引发的恐慌式抛售导致麦价国庆节后快速下跌,麦价下探年内最低点;2016年最低收购价不变政策出台后,稳定了市场信心,麦价出现修复性反弹,同时流通粮源逐步减少推升麦价底部重心;自10月下旬开始,在流通粮源少、面企“备货季”的补库潮加之雨雪天气等因素共同推动下,麦价出现爬坡式上涨;进入12月份后,采购需求明显弱化,麦价呈现高位回落态势,价格整体处于托市收购价与临储 小麦 拍卖底价之间区间波动。

三、市场分析

进入12月份,小麦市场并没有因元旦临近而出现继续上涨行情,由于各市场主体心态平和,购销相对维持稳定,小麦价格出现小幅回落。主要原因:一是小麦价格反弹后,市场价位已基本到达贸易商小麦心理出售价位,加之市场对小麦后市预期不高,12月份以来,粮库、贸易商小麦出库积极,市场阶段性供给增加。二是尽管节日临近,但市场需求回暖低于预期。近来面粉市场价格表现平稳,而麸皮价格持续回落,制粉企业的备库采购积极性并不是很高。 后期影响我省小麦市场价格的因素:

一是政策价格仍将是市场的标杆,后期将继续影响小麦价格走势。2016年国家 小麦 最低收购价继续维持上年水平不变,充分表明了国家对 小麦 价格连年上调的惯性思维已基本打破,但是托住小麦价格的决心非常明显。虽然市场的政策影响呈减弱之势,但国家对 小麦 口粮的保护并未改变,最低收购价对市场的底部支撑仍然将会起到重要作用,市场的标杆效应会依然存在。

二是从总体供需来看,国内小麦结余较大,制约小麦价格上涨。国家统计局2015年小麦产量公告显示,全国小麦总产量为2602亿斤,其中主产区冬小麦产量2472亿斤。在当前经济形势及进出口政策影响下,预计2015/16年度我国小麦进口数量变化不大,预计约40亿斤。因此预计2015/2016年国内小麦总供给为2642亿斤。 根据中华粮网预计2015/16年度国内小麦消费量将小幅下降。其中,受经济形势影响,口粮需求略减;在养殖业仍不景气、玉米库存水平较高等因素影响下,小麦替代玉米用于饲料的优势持续下降,预计年度内小麦饲用消费将继续下降。整体看,预计2015/16年度国内小麦消费量约2187亿斤,较上年度下降88亿斤,减幅3.8%。由此不难看出本年度国内小麦结余量较大,制约了小麦价格上涨。

三是后期小麦供给侧改革值得关注。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要高度重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作为改革三大措施的“去库存”放在了第一位。就小麦市场而言,当前政策性 小麦 库存压力虽不及 玉米 大,但库存高企的现状依然存在。由于当前临储 小麦 拍卖价格高于市场价格,政策 小麦 进入市场的困难较大。加快去库存的步伐就得有相应的政策出台,市场亦对国家将下调国储 小麦 拍卖价格的传言不断,新的年度国家在 小麦 最低收购价维持稳定的前提下是否调整拍卖价格值得关注。

总的来看,2016年经济尚无回暖信号,小麦下游产品市场需求在春节过后仍将保持颓势,小麦需求将逐步放缓,进入产业淡季。小麦供给主要依靠政策粮拍卖及基层市场余粮供应,基层粮源供应的缩减将支撑未来小麦价格,但低迷的面粉市场仍无力支撑小麦价格走高。预计我省小麦价格将在托市价格附近震荡运行。

基层售粮加快 12月份玉米价格走低

后市风险逐渐显现 玉米价格或再度回落

一、本月我省玉米市场走势

12月份我省玉米月度平均收购价格为0.913元/斤,较上月上涨0.023元/斤,较去年同期下跌0.185元/斤,跌幅16.85%;其中,收购价格最高为唐山滦南和张家口宣化,入库价为1.01元/斤,最低为沧州孟村和献县,入库价为0.85元/斤。12月份我省玉米月度平均出库价格为0.932元/斤,较上月上涨0.022元/斤,较去年同期下跌0.184元/斤,跌幅16.5%。

分市来看,我省北部玉米收购价格较高,12月初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和唐山收购新玉米价格为0.96-1元/斤,月底跌至0.92-0.94元/斤;南部玉米收购价格较低,12月初廊坊、保定、石家庄、邯郸和邢台收购价格为0.92-0.95元/斤,月底跌至0.87-0.89元/斤。

12月份玉米市场走势整体呈现连续小幅下跌的特点,12月2日全省入库均价为0.937元/斤,月内价格最高,28日跌至0.893元/斤,月内价格最低,累计下跌0.044元/斤,跌幅4.7%。其中月中跌幅较大,第三周较第二周下跌0.025元/斤,月底跌幅减缓。

二、2015年玉米运行态势

2015年我省玉米市场价格整体呈疲软走势,年末较年初价格下跌0.187元/斤,跌幅17%,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季度,我省玉米价格在平稳行情中微幅上涨,平均入库价格由1.08元/斤涨至1.12元/斤,3个月上涨0.04元/斤,涨幅3.7%。

第二阶段是2季度,玉米价格基本保持平稳,平均入库价格在1.12-1.15元/斤区间震荡。

第三阶段是7月中旬至10月底,我省玉米价格连续下跌3个半月,全省平均入库价格由1.13元/斤跌至0.85元/斤,累计下跌0.28元/斤,跌幅为25%。这波下跌,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玉米市场供大于求。同时,8、9月份市场关于新季玉米临储收购价格大幅下调的预期加剧了市场悲观氛围,导致价格大跌。

第四阶段是11月份,11月1日,国家临时收储正式启动后,玉米价格止跌企稳并开始逐步回升。11月份我省玉米平均收购价格累计上涨0.087元/斤,涨幅为10.2%。其中11月底我省北部张承地区购销企业玉米收购价格(折干去杂后)已经接近临储收购价1元/斤,个别加工企业达到1.02-1.04元/斤;南部石家庄、邯郸、邢台、沧州和衡水购销企业玉米收购价格(折干去杂后)也达到0.92-0.95元/斤。此波快速上涨,主要原因是临时收储启动,拉动玉米价格上涨。同时,降雪和雾霾天气导致供应减少,加工企业在开工率回升情况下带头提高玉米厂门收购价。

第五阶段是12月份,经过11月份的不断上涨之后,12月份,基层上量压力释放,我省玉米价格又开始下跌,月底跌至0.893元/斤,此次下跌较10月份有所放缓,跌幅5%。12月底玉米价格逐步走稳。致使 玉米 价格冲高回落的原因,一是流通粮源增加。天气转好以后很多农民加快 玉米 脱粒速度, 玉米 上市量增长较快。二是临时收储效力减弱。东北地区临储收购库点开始“大巡查”,减弱了临储对价格的提振作用。

三、市场分析

我省 玉米 市场在经历了10月份的快速下跌,11月份的迅速反弹后,12月份又迎来一波下跌,但月底价格企稳,主要原因:一是12月份基层集中售粮开始。12月份我省晴好天气较11月份增多, 玉米 上量快速恢复,企业到货量增加。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显示,截至12月底,我省农户玉米出售进度为30%,周比快4个百分点,同比慢2个百分点。因玉米水分普遍偏高,贸易商随收随走,用粮企业不做库存,对短期价格压制明显。二是临储收购加快,华北粮源再受销区青睐。东北产区基层售粮心态正在悄然发生转变,惜售心理明显减弱。截至12月25日,东北四省累计收购玉米4812.45万吨。在临储大力度收购的支撑下,东北玉米价格以稳为主,华北玉米却相对下跌,性价比凸显,采购增加;同时,东北产区流通粮源减少,对华北市场也有支撑作用,因此12月底我省玉米价格止跌企稳。

2016年的市场依然处于供大于求的格局之中,市场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宏观背景下去政策、去库存的艰巨考验,长期供求关系与阶段性供求之间的博弈将持续存在。下面具体分析:

一是临储政策导向决定了未来市场价格的总体运行方向及运行区间。通过近期的会议内容可以看出,国家通过价格趋向引导农户减少玉米的种植面积,增加陈粮销售甩掉财政包袱的方向明确。至于2016年玉米临储收购政策是取消还是下调托市底价,市场有多种推测,多为下调预期。从相对价格角度而言,无论是相对国际市场的玉米价格,还是相对于饲料消费端的替代品价格,国内玉米价格都存有下行空间,这也必将影响临储结束后的市场行情。

二是临储总量大概率创新高,短期内市场上下波动空间小。按照目前的收购进度,1亿吨的收储水平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在4月30日临储结束前,价格仍将保持坚挺。但由于总体库存高,产量大,临储价格基本封死了未来上涨的空间。当前正在严查临储霉变超标问题,而1月份将迎来农户售粮高峰,后续优质优价将表现明显。

三是年底市场供应进一步增加,企业进入节前备货期,华北市场以偏弱震荡为主。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显示,截至12月底,华北黄淮地区农户玉米出售进度为39%。其中,我省农户玉米出售进度为30%,周比快4个百分点,同比慢2个百分点。春节前我省玉米水分将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售粮进度将进一步加快。同时,1月份用粮企业备货开启,不过由于对后市价格普遍看空,备货量不会明显放大,以能维持安全库存需求为主。在市场多空因素共存的情况下,预计后期华北玉米价格以偏弱震荡为主。

四是淀粉价格走势持续偏弱,春节消费难给淀粉市场带来提振。按照传统,每年元旦、春节消费都会带动淀粉需求达到全年高点,但最近几年,受国内整体经济形势、反腐倡廉力度加大及消费结构改变的影响,淀粉节日消费的提振效果持续淡化,淀粉价格阶段性上涨规律已被打破。12月底全国淀粉均价2345元/吨,我省和山东企业没有补贴,平均利润在50元/吨左右,部分企业甚至亏损。预计后期华北企业开工率会有所下降,这将限制我省玉米需求,打压市场行情。

五是存栏数回升,养殖业4季度饲料需求将增加。从农业部公布的10月份存栏数据来看,生猪存栏环比上升0.3%,增加117万头,同比下滑10.3%;母猪存栏下降0.1%,低于上月的0.2%,缩减约4万头。生猪存栏量出现明显恢复,春节前集中出栏的生猪正处于集中投喂期,养殖行业对猪料需求会出现一定增长。当前饲料企业开始积极补库,加大采购规模。同时,近期广东省商检召开关于严格控制饲料原粮进口量的会议,相关部门对于进口高粱、大麦、DDGS、木薯干的监察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预计玉米替代品进口难度将持续增加,进口量或大幅下降,对玉米市场形成利好支撑。

总的来看,用粮企业节前备货与玉米集中上量在市场并存出现,加上临储收购持续进行,将继续支撑玉米行情,玉米市场价格下行空间有限。预计在春节前产区玉米价格将以稳中偏弱运行为主。

12月份面粉价格平稳运行

预计1月份价格仍将保持稳定

一、本月我省面粉市场走势

12月份,我省县级集贸市场面粉(25公斤/袋富强粉)平均批发价为1.68元/斤,较上月持平,较去年同期持平;平均零售价为1.75元/斤,较上月持平,较去年同期持平。

二、市场分析

2015年国内经济下行导致加工业低迷及消费需求不景气,虽然麦价低迷降低了加工企业的原料成本,但终端需求不旺很大程度抑制了制粉企业的加工量,开工率同比明显下降,面粉价格也持续趋弱。再加上低价非主粮进口力度持续不减,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大幅走低以及饲料业有效需求恢复缓慢等影响,使得麸皮市场遭遇较大的冲击,麸皮市场需求疲软,甚至积压在面粉加工企业仓库,面粉加工企业生存环境艰难。

总体来看,预计12月份我省面粉市场价格仍将保持稳定。

托市收购下粳稻走出低迷 12月份粳米市场保持平稳

后期供应增加而需求低迷  1月份米价或弱势平稳

一、本月我省大米市场走势

12月份,我省集贸市场东北圆粒粳米(25公斤装)平均批发价为2.49元/斤,较上月持平,较去年同期上涨0.04元/斤,涨幅1.63%;平均零售价格为2.60元/斤,较上月持平,较去年同期上涨0.03元/斤,涨幅1.17%。整体来看,我省大米市场价格12月份基本保持稳定,局地小幅波动,价格低点为唐山,批发均价2.41元/斤,价格高点为张家口,批发均价2.62元/斤。

二、市场分析

12月份,我省粮油市场大米货源丰裕,购销平稳, 大米 价格因品种不同略有涨跌。其中监测品种 东北 圆粒 粳米 价格没有大的变化,呈平稳运行态势。

进入12月以来, 东北 地区稻米加工企业(年产能5-10万吨)开机率为52%,较上年同期提高6个百分点。东北 大米 企业开工率提升必然增加未来粳米供应。随着元旦和春节的逐渐临近,近期国内晚粳米市场需求略有回暖,但整体走货依旧不快,缺乏上涨动力。

从上游市场来看,12月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 数据 显示,2015年我国 稻谷 产量为20824.5万吨,较上年增加173.8万吨,增幅0.8%。相关部门预计2014/2015年度国内 稻谷 总消费量约20078万吨,供应过剩现象将持续。近日, 中泰高铁换大米项目达成意向 ,在中国稻米库存充足、进口需求并不迫切的情况下,政府为了中泰友好和经贸合作大局,将进口100万吨 大米 。这也将加剧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

总的来看,在国内大米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下,预计我省大米价格将保持弱势平稳运行。

豆油进口量增长值得关注

预计市场价格将保持平稳

一、本月我省豆油市场走势

12月份,我省集贸市场豆油(小包装5L/桶)平均批发价格为4.53元/斤,较上月下跌0.01元/斤,跌幅0.22%,较去年同期下跌0.29元/斤,跌幅6.02%;平均零售价格为4.91元/斤,较上月下跌0.02元/斤,跌幅0.40%,较去年同期下跌0.29元/斤,跌幅5.58%。

本月,我省豆油价格先涨后降,从月初的4.52元/斤上涨0.04元/斤至中下旬的4.56元/斤,又回落至月末的4.49元/斤,下跌0.07元/斤。

二、市场分析

元旦备货行情结束,部分油厂处于停机中,贸易商走货尚可。春节前夕,在节日需求拉动下,豆油需求将会有所放大。由于进口大豆陆续到港,加上1月10日左右油厂陆续恢复开机,豆油去库存化承压,目前豆油库存90万吨左右,市场供应充足,后市豆油价格上涨承压。

分析后期影响豆油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有:一是豆油进口增长值得关注。按照国内油脂消费情况来分析,进口的大豆、油菜籽,以及其他油料油脂产品肯定可以满足国内需求,国内油脂市场供应是充足的。但让市场感到意外的是,11月份我国进口豆油数量增长迅猛,这个现象很值得重视,这可能意味着国产油料油脂数量减少的太多了,如长江流域油菜产业等可能已经失去了自已的市场地位。二是豆油库存持续下降。尽管12月国内工厂的开机率维持在高位水平,同时压榨量预计在648.5万吨,高于11月的599.8万吨,全国大豆压榨量持续在超高水平,但是全国豆油库存近一个月来却持续下滑。目前国内豆油商业库存总量在99.8万吨左右,低于上周的103万吨。三是预计2016年油脂仍是底部逐渐形成之年。2016年我国整体的经济情况仍位于“三期叠加”的全面改革阶段,全面去库存、去产能之路仍将继续推进。反映在大宗商品上面的情况依旧是农产品强于工业品,农产品整体将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

综合来看,预计短期内豆油市场价格将保持平稳。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