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局规范信息化建设消除“数据孤岛”

26.04.2016  19:03

  “十三五”期末,粮食企业信息化应用比较普遍,数据采集利用和业务协同能力明显增强,粮食装备和库存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粮食信息服务更加高效,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方式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粮食行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4月22日,国家粮食局下发《关于规范粮食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对规范粮食行业信息化建设作出具体部署。

  意见提出,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抓住信息化快速发展历史机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以涉粮企业信息化为基础,以标准规范为指引,以数据采集和应用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与粮食业务深度融合和管理创新为手段,消除“数据孤岛”,积极培育粮食信息化发展环境,促进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快速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粮食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粮食流通能力现代化水平,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政策性粮食和政策性业务全面采用信息化监管方式;粮食质量监测预警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粮食市场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更加高效;粮食流通监管信息化不断创新;业务协同能力明显增强;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等信息技术和应用模式在粮食行业得到推广应用。   在建设内容上,意见要求粮食行业信息化建设要紧密围绕总体目标,重点加强国家及省级粮食管理平台、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粮食交易中心和现货批发市场电子商务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重点粮食加工企业信息化改造、粮食应急配送中心信息化建设,简称“1+1+4”建设模式,逐步形成“技术先进、功能实用、运维简便、安全可靠、规范统一、运行高效”的粮食行业信息化体系,全面提升粮食行业信息化水平。 意见指出,粮食行业信息化采取国家、省级、企业三级总体平台架构,国家和省级平台主要服务粮食行政管理和宏观调控,企业平台主要服务粮食企业生产和经营决策。其中,国家级粮食管理平台是全行业信息化的数据中枢和决策中心,实现对全国粮食信息实时监控和宏观调控的决策支撑。主要是数据汇集、数据交换、数据分析等功能。省级粮食管理平台是粮食行业信息化体系的关键环节,是全省涉粮“数据管理中心、应用创新中心、决策指挥中心、市场监测中心、社会服务中心”,应具备行政管理、公共服务、宏观调控、监督检查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