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唐种粮大户土地流转经:规模化让科学种田成现实

16.06.2015  18:09

    石家庄日报记者 岳金宏

    通讯员 申卫霞 刘梅全

    6月15日,午后的阳光直射到金色的麦田,伴随着联合收割机的轰隆运转,一行行成熟的麦田被收割完毕。看着从收割机谷仓流泻而出的麦粒,薛五胖黝黑的脸庞挂上了幸福的笑容。“今年收成真不赖!亩产能有1200斤以上。”他说。

    今年53岁的薛五胖是行唐县上方乡赵阳关村人,2013年开始,陆续承包了周围乡镇1800亩土地。薛五胖之前一直在做农资经营,是当地有名的“能人”。谈起从“经销农资”转型开始“种地”的初衷,薛五胖说,流转土地规模种粮、发展现代农业是大势所趋,加上国家各种惠农强农政策的陆续出台,他就想抓住这些机遇大干一番。

    “”不“”收益大不同

    2013年,薛五胖试着把赵阳关村、玉亭乡东玉亭村、开发区东伏留村的600多亩土地流转到手中,并成立了护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科学化、规模化种玉米、小麦。2014年薛五胖种地的纯利润达到20多万元。他在黄土上刨出“金子”的故事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更多人开始愿意将手中的土地“流转”给他。去年,他又通过土地流转租到1200多亩耕地,现已扩大到1800多亩。

    “土地流转后,最直接的收益是播种面积的增加。”薛五胖说,他对流转过来的土地进行了平整,相邻的耕地都整合成了一大片,单铲除的中间垄沟和畦埂,一亩地就可新增加两分地的播种面积,这样也便于进行机械化操作。

    土地流转后为什么能多打粮食?作为一个睿智的现代“农民”,薛五胖认为最关键在于实现了从凭经验种田到科学种田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