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女人的粉红清真寺 展现出自己最美的一面(图)

23.11.2014  12:53

 

  伊朗是个地理上并不遥远的国家,但我们对她的想象,仿佛超过了时空的距离。 2012年初,伊朗影片《一次别离》《纳德和西敏》(又译:《纳德和西敏》)拿下了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项。跟随影片的镜头,让很多人第一次真正了解到伊朗人的生活,甚至会错觉自己也是当事人。

  清晨的聊天,就从《一次别离》开始。尽管这部电影摘得奥斯卡桂冠,但伊朗人对于它的看法也是有褒有贬,在一家兑换当地货币的钱庄里,与胖胖的老板Masih聊起了这个电影。

  “Masih,你觉得《一次别离》是伊朗人的真实生活吗?

  “生活场景的确很真实,可我不觉得故事有普遍性,不过,蕾拉·哈塔米(女主角西敏的扮演者)是我最喜欢的女人,一直以来。”老板Masih毫不掩饰对女主角的喜爱:“她老爸就是电影导演,但她老爸的电影没有她的好。

  此时,沉默不语的老板娘,仿佛有很多话要说:“这部电影其实是对伊朗女人自由的寻求和解释,但这个主题被藏在了家庭琐事之中,所以男人们只会看到哪个女演员长得漂亮。”她用余光扫了扫Masih,继续说:“妻子回娘家之后,无数的家庭琐事,纳德(男主角)造成保姆戏剧性的‘流产’、以及后面发生的一系列的谎言,女人的存在时时刻刻影响着故事的发展……”老板娘英语之流利,超乎我的想象。

  讨论越来越深入,并没有停下的意思,我们只好拿着几百万里尔,悄悄的离开。说起女人,设拉子有一座清真寺,每个女人来到这里,都会被她精致的建筑所深深吸引,被她绚丽的色彩所折服,甚至,会颠覆对伊斯兰教的印象。

  粉红清真寺位于设拉子一个不起眼的小巷中。伊朗有数不清的清真寺,而只有粉红清真寺是独一无二的。这座建于19世纪晚期的宗教场所,更像是一个波斯建筑的经典案例,它的雕花石柱、彩色的马赛克瓷片和玻璃,甚至有点像欧洲的老教堂。

  在粉红清真寺的夏宫,清晨8点到10点是最美的,早晨温暖的光线正好斜着照在巨大的彩色玻璃窗上,向波斯地毯上投下了美妙神奇的色彩和光影组合。她没有光明王之墓(Mausoleum of King of the Light)的金碧辉煌,她只在阳光灿烂的清晨,才展现出自己最美的一面。

  这座清真寺,就像一个蒙着面纱的波斯美女,在掀开其头巾的那一刹那才为其倾国倾城的绝色容颜所深深折服,在这至高无上的殿堂里,用尘世间最华丽的光与影,歌颂真主无边的力量。我坐在墙边静静感受着她的光影变幻,仿佛置身动画片中的万花筒一样。

  有些建筑注定是属于女人的,比如泰姬陵,比如粉红清真寺。这座粉红清真寺的色彩其实并不“粉红”,但我想,“粉红”是代表浪漫、富有幻想的色彩,预示着一切温柔与美好。

   摄影提示:

  夏季由于太阳的角度不佳,阳光不会大面积洒进来,最佳的时间是冬季。清晨,当阳光穿过玻璃照在整个祈祷大厅时,眼前会随之充满各种梦幻般的颜色。给喜欢摄影的朋友一个小建议:可尝试用超广角或鱼眼镜头,适当变形的画面会更立体。最佳时间是在8点到10点之间,去早了如果看门人不在可以稍等一会儿,清晨在粉红清真寺内坐下来静静的看着光影变化的感觉会非常美妙,10点左右就有可能有旅游团来了。(图文来源:1024小虎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