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脚踩巷道最踏实——追记省煤炭工业安全管理局安全管理处副处长谷孟平

04.06.2015  14:21

践行“三严三实” 推进绿色崛起:

脚踩巷道最踏实

——追记省煤炭工业安全管理局安全管理处副处长谷孟平

河北日报记者 郭 伟  通讯员 赵 丹

  "老谷?共过事的,都知道他实在。"
  "老谷就是那样的人,什么事交他手里,管保严丝合缝。"
  "啥事轰轰烈烈,我一下真说不出,但你要我讲老谷怎么厚道,那可就有的唠了。"
  "忒实诚啊,老谷!"
  ……
  1月19日晚,49岁的谷孟平因过度劳累诱发心肌梗死去世。
  6月1日,河北省煤炭工业安全管理局519房间内,那张熟悉的办公桌,仍同谷孟平生前一样摆放在东南一角。不同以往的是,桌上再没有堆积的图纸、报告,那个常让人心头一紧的电话也安静下来。
  "实在人。"人们追忆谷孟平的话语,就像谷孟平一样朴素。
  一项数据,在瓦斯治理专家谷孟平去世后被频频提及:2005年至2010年,我省先后发生12起瓦斯事故,造成233人死亡。2010年,作为专家型领导,谷孟平从开滦集团调任至河北省煤炭工业安全管理局,任安全管理处副处长,担起全省煤矿瓦斯防治重任。从谷孟平上任到离世,我省煤矿重大瓦斯事故为0,死亡人数为0。
  称量谷孟平"实在"的砝码,是生命。
  脚要踩在巷道上--4年下井超500次,他笃信"不下井就等于纸上谈兵"
  1米85的大个,47号的大脚。谷孟平下井,往巷道里一站,真是"顶天立地",猫着腰都难免磕着头。
  更麻烦的是,47号的矿靴在许多矿山属于"编外装备",着实难寻。但谷孟平有自己的妙招:矿上劳保袜子厚实耐磨,但占用空间,他脱袜光脚,小上两号的矿靴也能将就着塞进去。
  井深巷远。走上一个来回,几公里、十几公里,都是常事。"穿小鞋"脚上磨出水泡,谷孟平自嘲"磨磨脚就小了"。
  在任职于省煤炭工业安全管理局前,作为中国矿业大学首批煤矿通风安全专业的高材生,谷孟平已在开滦集团庞各庄矿从事瓦斯防控技术工作20余载,是我省不可多得的瓦斯专家。
  下井,对谷孟平而言并非"规定动作",但谷孟平在实际工作中的原则是:逢井必下,有作业点必查。
  "不下井就等于纸上谈兵。"谷孟平说,脚踩着巷道最踏实。
  一次检查中,谷孟平带队下到一个机械化水平较低的矿井,遇到一条湿滑危险的斜巷。
  "巷道坡度达30度,垂直高度300多米,我想代为查看,但被他回绝。"刘洋是谷孟平同处室的年轻干部,但几乎每次下井,谷孟平都走在这个年轻人前面。
  大个子谷孟平穿着紧巴巴的矿靴,在泥泞的巷道上弯腰前行。这种场景,刘洋见过太多次。
  "我们也可以在井上读取电脑数据,再检查地面安全设施。但这个矿井和高瓦斯矿井相邻,不亲眼瞧瞧实际状况,怎么能放心?"谷孟平叮嘱刘洋,"矿工能走的路,我们一样能走。"
  "脚踩不到巷道上,眼看不到工作面,防控方案就难以符合实际、取得实效。"为了确保不留盲区,谷孟平连续5天在该矿下井,每天在湿滑斜坡上摸爬的距离,都相当于上下100多层楼。
  刘洋保存着一份2012年的考勤记录。这一年里,谷孟平在外出差304天,从8月份到12月份没休过一个节假日。而2010年至2012年的三个春节,谷孟平都是在矿上度过。
  在不完整的记录里,谷孟平在省煤炭工业安全管理局任职4年多间,下井超过500次,足迹覆盖全省所有的122处矿井。
  "谷孟平来检查和别人不一样,绝非一罚了之,他是真要把矿里的隐患解决掉。"一位煤矿负责人回忆说。
  谷孟平研究瓦斯到了痴迷的程度,查起资料常忘记吃饭,井下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这让他对煤矿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了如指掌。
  脚踏实地,让谷孟平设计的一个个技术解决方案管真用、有实效。"深部大倾角综放面瓦斯与自燃火灾综合防治技术"等由他主持研发的37项技术被应用到各大煤矿,成为防控瓦斯事故的利器。2014年,他被授予"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先进个人"称号。
  "煤矿安全,瓦斯为天"、"瓦斯不治,矿无宁日"……高悬在一个个矿山上的标语,对从业者而言是警醒,对谷孟平而言是责任。
  瓦斯突出、瓦斯爆炸……作为专家,谷孟平比任何人都更清楚井下瓦斯防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在煤炭开采这个高危行业里,选择与瓦斯面对面过招,不仅要付出辛苦,更要有过人勇气。
  处理突发情况,是谷孟平的另一种"工作常态"。
  2013年春节期间,张家口某煤矿发生事故。谷孟平连夜出发,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矿井。
  井下救援工作需要勘测瓦斯含量及矿井通风系统实际情况,但由于事故刚发生不久,现场情况非常复杂,危险无处不在,经验不足贸然下井,极易引发次生事故。
  人群中,谷孟平喊:"我带队!"
  "师父,不行就别下去了!"刘洋蹭过去向谷孟平耳语。
  谷孟平拍拍刘洋的肩:"放心吧!"
  但走出几步,谷孟平又转过身来,把刘洋拉到一边,小声说:"万一……万一有啥事,给你嫂子打电话。"
  谷孟平脚下的巷道,此时已是随时可能被引爆的炸药桶。没有谁比他更清楚这一点,但也没有谁能比他更有把握化解这场危机。
  谷孟平在井下的一个小时,对井外守候的刘洋而言形同经年。看到满脸煤灰的谷孟平最后一个走出井口,刘洋热泪纵横。
  但含泪迎接战友凯旋的欣慰时刻并非每次都能重演。
  2015年1月19日,30多天来始终"连轴转"的谷孟平正在邢台一煤矿检查工作,又接到紧急通知:唐山马家沟矿有突发情况,必须马上赶到。临走前,谷孟平叮嘱留守检查的刘洋:"查阅资料务必要细,井下现场检查关键地点务必要全!"
  但当天晚上,刘洋拨打谷孟平电话汇报工作时,听到的却是谷孟平妻子李金凤的哭喊声--"老谷没了!"
  上午9时,谷孟平在邢台检查煤矿。
  下午1时,谷孟平赶回石家庄,在单位食堂简单就餐。
  下午2时,谷孟平乘车赶往唐山。
  下午4时,胸口感觉剧痛的谷孟平还在行车途中一刻不停地查看图纸、研究对策。
  谷孟平说:"没事,回家睡一觉就好了。"
  为生命把关不能含糊--对自己把关严,才能为煤矿安全严把关
  谷孟平去世后,领导同事一同帮忙整理他在办公室和租住房内的遗物。一度有人表示担忧:作为手握监管权力的领导干部,会不会存有说不清楚的现金或贵重物品……
  谷孟平家在唐山,而平日在石家庄租住的房屋内可谓简陋之至。"除了铺着薄薄棉褥的硬板床和几件旧衣服,别无他物。"河北省煤炭工业安全管理局副局长张广富当时在场。"哪怕连一点现金、一盒茶叶、一瓶白酒都没有。"
  桌上仅有的,是谷孟平抽剩的半盒烟。红塔山,7块钱那种。
  煤矿监管,要面对风险,也要面对诱惑。
  "谷孟平负责煤矿瓦斯等级鉴定工作,瓦斯等级鉴定是企业最关心关注的事,因为矿井的瓦斯等级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管理投入,瓦斯等级越高,安全条件要求越严格,经济投入越大。"张广富说。
  戴上煤与瓦斯突出的帽子,意味着矿井需要升级安全设施,增加数千万元乃至上亿元投入。利益驱动下,总有个别煤矿试图通过"疏通关系"或者伪造报告换得更为"理想"的瓦斯等级。
  2011年,邯郸市一个矿井在接受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核查时,拿出了一份由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其结论显示,这个矿井没有瓦斯突出风险。
  这份报告撞上了谷孟平。
  "这是哪家评估机构出具的报告?报告名称是什么?当时报告上的公章是盖的什么样的章?"谷孟平提了三个问题,让具体负责人再次进行核查。
  结果显示,报告上盖的是评估机构的学术专用章。而根据国家规定,矿井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必须盖专用的鉴定公章,名称也应为鉴定报告,而非评估报告。报告结论没有效力。
  严以用权,是向生命负责。"作为煤矿安全的把关人,关键问题上一点都含糊不得。"谷孟平知道,哪怕是一丁点的"撒汤漏水",都可能为矿难埋下伏笔。
  一些有"猫腻"的煤矿企业见识了谷孟平的"黑脸无情",但更多煤矿企业感受到的是谷孟平的"有求必应"。
  "我们过去吧,能不麻烦人家,就别麻烦人家了。"这是谷孟平的口头禅。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新采区首采工作面继续验收。谷孟平不等矿上相求,就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主动上门服务。
  煤矿举办瓦斯防治培训班,希望谷孟平这个大专家能亲临指导。打字很慢的谷孟平就在办公室熬上一夜,认真制作课件,推敲案例。
  哪怕煤矿再小,一遇险情,谷孟平都倾力相助。一次某地处偏远的小矿遇险,谷孟平二话不说,把"食堂"和"宿舍"搬到了现场木板房里,10多天时间,吃则方便面,睡则军大衣。
  无论是上门服务、举办讲座,还是处理急难险重的突发情况。谷孟平都坚持"不给企业添麻烦"。他知道,只有对自己把关严,才能为煤矿安全严把关。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师父时的样子。他穿了一件洗得发黄的白衬衣,脚上的布鞋磨出了洞,就这破了洞的布鞋,他一直穿了好几年。"刘洋回忆。
  而上任之前的谷孟平已是开滦集团的高工,年薪20万元。
  舍弃高薪揽上这份"辛苦差事"的谷孟平,低调朴素得让人讶异。
  和谷孟平一清二白的遗物相比,更让同事朋友揪心的,是他身后才为人知的家事。
  谷孟平老家晋州,父母均近80高龄。但直到省安监局领导前去慰问,才得知谷孟平的家事。
  就在2010年谷孟平赴省会上任同年,谷孟平的老父亲因患脑血栓瘫痪在床,而因患眼疾,老母亲视力仅剩一半。
  也正是谷孟平在省会就职的几年间,他唯一的儿子在石家庄读大学,但因工作繁忙,父子数载间见面竟寥寥可数。
  "儿子毕业后就在家待业,我常劝他跟老领导们张张嘴,给孩子寻个饭碗,可他从不吱声。"妻子李金凤说,"公婆在晋州农村,冬天需要燃煤取暖,可他一吨煤都没向矿上要过。"
  买了个把月了,直到谷孟平去世,那盒想给爹娘的唐山麻糖都没能送到病榻之前。
  "大娘,孟平是累死的,怪我们。咱家里有啥困难,您就提!"慰问人员握住谷孟平母亲的手。
  "不关你们的事。我们什么都不要,不要……"老人淌泪道。
  "我俩有约的,退了休,我们去云南,去西藏……"李金凤常翻看相册,整日不着家的丈夫,少有和家人合影的机会。"谁能想到,孩子初中时的这张合影,竟是我们一家唯一一张全家福。"
  但何必非在寥寥照片中寻找那个朴实忠厚的"实在人"谷孟平呢?122座他熟悉的矿井里,处处都有谷孟平的身影。
  短评:对照谷孟平这个标杆
  谷孟平只想做好一件事:治理瓦斯。
  谷孟平做好这件事的秘诀只有一个:下井。
  一边是求贤若渴者高薪相聘、虚席以待;一边是矿井下错综复杂、危险随时出现。一边是意欲暗度陈仓者频频示好、百般利诱;一边是待业的独子、盼归的发妻、抱病卧榻的爹娘……谷孟平的身边,并非没有世间万象缠绕,他只是在许多种可能性中做出了最坚定的选择。
  在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细小处,都写满谷孟平的选择:利益诱惑前,他选择摆手相拒;艰难困苦处,他选择坚守一线;危难来临时,他选择勇于担当。
  对工作对事业的实,让谷孟平有了善作善成的能力。
  对权力对自己的严,让谷孟平有了抵御诱惑的底气。
  只有像谷孟平一样,选择脚踏实地,才能干出实绩;只有像谷孟平一样,选择严以用权,才能树立威信。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广大党员干部都应该对照谷孟平这个标杆,看看我们的理想信念是不是坚定,看看我们在修身、用权和律己方面严不严,看看我们在谋事、创业和做人方面实不实。只有这样,才能不负党的培养,才能赢得百姓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