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访特别策划之记者回家乡:新常态 新变化 新希望

26.02.2015  10:38

    【编者按】乡情,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摆脱的情怀,对于本报记者而言同样如此。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假期,回乡的记者们真切地感到,那最熟稔的乡土似乎在不经意间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红红火火的连锁超市,像城里一样平整的街道,潮味儿十足的经商模式与农业生产方式,还有大姑娘小媳妇津津乐道的理财新招,都折射出令人振奋的时代图景。

    今天,本报《追访》栏目推出特别策划——《记者回家乡》,讲述那些发生在乡村的新鲜事。让我们一道体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常态、新变化和新希望。

      邢台清河县王双庙村:链条延伸利润高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段丽茜

    订单有了,邢台清河县王双庙村村民王金胜却有点着急。“年前和工人说好正月十五后开工,现在争取提前到正月十二。正在过年,不能开工太早,我和客户再商量一下,尽量晚点交货。”他说。

    清河县是中国最大的羊绒加工基地。春节假期记者回家乡发现,与往年相比,这里发生了明显变化:以前几乎家家户户安装的梳绒机,如今有很多被织羊绒衫的电脑横机替代。“梳绒机是把羊绒进行初加工,把里面的毛针、杂质梳理出去,织羊绒衫是深加工,利润比梳羊绒高一倍。”在租用的400多平方米的厂房内,王金胜对记者说。

    正月初五,宽阔的厂房因春节放假变得静悄悄的,12台崭新的电脑横机整齐地排成3排。去年10月,梳绒、销售羊绒原料20多年的王金胜实现了转型,投资近100万元购买了12台电脑横机。去年4月,村里建成了羊绒制品加工基地成为他转型的直接原因。“来这里加工羊绒衫的网店越来越多,我买横机主要织羊绒衫和坎肩。”他说。

    与他预想的一样,从去年10月底开始一直干到今年2月16日。4个月时间,赶制了4万件羊绒衫,利润达到28万元。

    除了生产羊绒衫之外,王金胜对今年有了更多想法:在淘宝的两家网店已经申请下来,即将开张;在七八月份本地订单不太多的时候,要接一部分日本、美国等国外的订单。“我已经到石家庄、保定的外贸公司考察过,他们接的羊绒衫订单忙不过来,我可以帮着加工。

    如今,清河县400多家专供网商的羊绒深加工企业的3000多台电脑横机不停运转,每天生产7000多家网店定做的产品。羊绒加工量虽与过去持平,但所创产值却由初加工占主导地位时的70亿元增加到去年的1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