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晋察冀】第十六篇:“女子大刀队”的老照片

23.07.2015  11:59

保定顺平县北神南村住着一位普通的农村老大娘——张金爱,但是她床头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却给我们讲述了一段不平常抗战史,系列报道《我们的晋察冀》今天请听《“北神南女子大刀队”的老照片》。

在张金爱老人家墙上的相框里有张有点模糊的老照片,照片上十几个女孩儿看上去都只有十多岁,整齐的排成三行,手持大刀。打头的女孩手里举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完县县政府各团体奖——北神南大刀队”。

张金爱老人指着照片的手抖得厉害,声音也小的几乎听不见,但她还是清楚的告诉记者,自己是第一排第二个,旗手叫王贵兰。

张金爱:那会儿是十六、七个人,拿的真大刀耍,净是俺们村的,净是妇女。

张金爱老人是北神南女子大刀队为数不多的健在者之一,前几年,北神南女子大刀队还有三四位老人健在,甚至还能比划一下当年刺杀的动作,现在村里能找到的就只有张金爱了。她的老伴张洪斌至今还能够回忆起16位大刀队队员的名字。

记者:您还有印象当时都有谁?

张洪斌:有她,有天津一个赵学梅,(已经)93了。

记者:还有谁啊?

张洪斌:别人全死了。

北神南大刀队是一个妇女自卫队组织,并不属于正规军,以行政村为一个大队,村里会武术的人负责教这些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女孩儿练习大刀。

张洪斌:村里打的大刀,挂着红缨,哪儿去(在)背包上插着挺威武,到各村去耍大刀、唱歌、跳舞。唱歌净是解放区那会儿的像小放牛啊,就是做宣传工作呗。

除了宣传工作,抗战时期,女子大刀队的姑娘们白天还要站岗、放哨、查路条、送弹药、运军粮,晚上则点着小油灯挖地道。2003年去世的田春燕也是北神南女子大刀队的成员之一,田春燕去世前不时会和女儿李改弟提到大刀队的姐妹和故事。

李改弟:帮着人家做军鞋什么的,照顾伤员一下,反正就是支前这一类的。(还有)放哨这一类的,危险短不了啊,你像她正给人家洗衣服呢,(就)有了情况了,鬼子来了,就赶紧有伤员什么的就护送着(人家)就跑呗。

顺平县委党史办负责人葛焕然介绍,1937年全国抗战全面爆发后,当时还叫做完县的县委、县政府组织了青抗先、妇救会、农救会、青救会、儿童团等各种抗日团体。此时,许多在保定上学读书的女学生纷纷回乡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并在1938年于地东阳各庄等地组织起基层妇女干部训练班。这些妇女干部回到各村后,纷纷组织妇救会、妇女自卫队,正因为如此,1938年到1940年,县里妇女自卫队迅速发展起来,张金爱老人家的照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拍摄的,拍摄之后三年,拍摄者赵烈在阜平县牺牲。

葛焕然:(19)38年开始全县的妇女武装逐渐就发展起来,妇女自卫队那会儿就发展到100多个,队员5200名。(19)40年前后,完县县政府多次举行妇女自卫队大检阅,就照片前面那个女孩打的那个旗帜,就是在那次检阅上获的奖励,一个战地记者赵烈给他们拍了那幅照片。(河北电台记者丽红、保定电台记者张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