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来空间参考基准的飞速发展——欧空局Gaia巡天及中国的贡献

30.11.2016  11:33
主  讲  人  : 齐朝祥        研究员

活动时间: 12月01日15时30分       

地            点  : 理科群2号楼A302

讲座内容:

天体测量学是整个天文学最古老的一门学科,它最主要的使命是为人类创建并维持高精度的全局时空参考基准。从世界上第一部星表--我国战国时期的《石氏星经》,到欧空局2020年前后即将发布的Gaia星表,两千多年来天体测量学伴随着科技进步和各种新想法为人类不断创建着更广、更深和更高精度的空间参考基准信息,而这也是天体物理学、测地学、地球动力学、导航和航天国防等研究和应用必不可少的数据。Gaia是欧空局于2013年12月发射升空的里程碑式的『超级银河探测器』,目前正在空间对银河系进行多维度超高精度扫描观测,任务结束后将使得人类对银河系取得最为全面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会对基础物理、宇宙学、恒星形成演化、太阳系外行星、航空航天等研究和应用产生极大的推动。报告将对空间参考基准的发展历史进行简介,对欧空局Gaia空间项目进行全面介绍,同时介绍上海天文台在Gaia项目中的主要工作和目前进展情况。

主讲人介绍:

齐朝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物理教育专业,200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专业;随后在上海天文台进行科研和教学工作,2010年起任副研究员,2015年起任研究员,个人熟悉的研究领域是天体测量学及其应用。近些年,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天文专项项目等,与同事一起创建并发布了国内第一部大天区高精度的绝对自行星表,在国家级重大项目(如LAMOST望远镜、嫦娥三号紫外望远镜、风云气象卫星等等)中提出并具体实施了多项创新性的天体测量解决方案和相关软件,开创了天体测量服务支持国家战略需求的新领域。2012年起,负责给上海天文台研究生讲授《天体测量学导论》课程,2016年起负责给中国科学院大学讲授《天体测量学及其应用》课程。

发布时间:2016-11-30 09: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