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国强:中国需加快落实新粮食安全观

27.08.2015  14:37
 在浙江宁波举办的油脂油料产业峰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局局长程国强呼吁,我国亟需推进观念的变革,需要加快落实新的粮食安全观。      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也已经进入新阶段。主要农产品国际国内价格倒挂,农业生产成本进入上升通道,“黄箱”补贴接近上限,在成本“高地板”、价格和补贴“天花板”挤压下,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难度更大;同时,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生态环境约束趋紧,在资源环境两道“紧箍咒”制约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压力更加严峻。      “不能再靠资源超载、环境透支来扩大农业生产;不能再靠增加化肥和农药使用来提高农业产量;不能再靠直接的价格支持措施来刺激农业生产。我国农业已经进入观念变革、机制创新、结构转型、产业重塑的关键时期。”程国强强调,目前中国土地资源自给率只有80%,在农业资源超载运行、环境代价高昂的条件下,只能满足国内90%的谷物、油料等农产品需求。从国际市场进口10%的国内农产品需求,相当于用国外农业资源补充20%的国内耕地资源。      2013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14年中央1号文件中,均明确,我国新形势下粮食安全战略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      程国强表示,上述战略就是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在重视粮食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在保障当期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      树立新的粮食安全观程国强认为,树立新的粮食安全观念,即坚持“两个并重、二元路径与三维战略”。      所谓“两个并重”,即粮食安全与环境安全、可持续发展并重;“二元路径”即在立足国内的同时,适度进口;“三维战略”,即在全球维度层面,实施新型农业国际合作、全球商品交易中心、战略贸易伙伴、全球农业治理、境外农业投资等五位一体的全球农业战略;在国家维度方面,确保粮食生产能力、强化合理储备体系、完善市场调控机制、保障低收入居民基本消费;在家庭维度方面,实现吃饱、营养、健康的诉求,争取构建开放型、包容性新型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一带一路”带来新机遇程国强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该战略的出现为中国农业发展的全球战略提供支撑,服务于中国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总体战略,有利于构建基于一体化的安全、稳定、可持续的区域农产品供应网络。在此构架下,全球将形成‘资源互补、产能合作、市场互惠、发展共赢’的农业合作新格局、全球农业治理新秩序”。      在程国强看来,“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实现我国与周边国家农业资源的互补,并促进我国与相关国家农业食品产业的产能合作,并最终实现发展共赢。      据介绍,通过实施新型国际农业合作战略,该战略可以充分发挥相关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支持有关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仅有利于解决其粮食安全保障和农民增收问题,还能够扩大其农产品出口,增加全球供给,对我国进口有利。      “目前有人担心农产品进口过度对国内市场有较大冲击。如果通过农业食品的国际产能合作,把国内农业食品产业的价值链,通过投资、合作等方式延伸到境外,形成覆盖‘一带一路’区域的农业供应链,这或许是一个双赢的选择,这既符合沿线国家的利益,也是国内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程国强说。      程国强认为,在“一带一路”倡导的区域合作框架下,如果能够逐步建成高水平的自贸区网络,将推动形成公平、合理安全、稳定的区域农产品市场体系,使各个国家都能平等、安全分享经济发展、农产品市场增长带来的利益。      “如此,将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业共同受益、共同发展。”程国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