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法院“法官进社区”服务群众记事

10.06.2015  13:01

   6月9日,秦皇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海港区法院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该院开展“法官进社区”党员志愿服务工作经验,旨在全市法院全面开展“法官进社区”活动,进一步推进法治社会和和谐社区建设进程。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法院不能缺位

   去年3月14日,市中院召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倾听意见建议。燕北里社区居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徐福英提出邀请法官走进社区,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进行法治教育。对此,中院党组在研究回应群众意见建议时,时任院党组书记、院长闫五一指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人民法院作为社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缺位,应该组织开展“法官进社区”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中院党组把试点安排在闫院长的联系点海港区法院。在市中院和区委政法委的指导下,海港区法院经过试点社区尝试、重点社区推进,最终于今年初,面向全区开展  “法官进社区”党员志愿服务行动。活动以来,该院100余名法官、党员参与行动,与街居调研交流71次、开展法律宣传62次、讲座、培训23次、解答咨询900余人次,指导社区调解矛盾纠纷30余件、庭审观摩7次、模拟法庭2次,为社区群众提供了全方位的法律服务。这一举措得到了上级法院和市委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了社区群众的欢迎。

   立足职能发挥作用,不越位不错位

   开展法官进社区活动,法院应该做什么?中院党组提出,法官进社区,要切实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要正其位,立足职能,依法有序,不越位、不错位。

   如何做到不越位、不错位?该院党组反复研究了此项工作,立足于客观现状,准确定位“法官进社区”活动。他们从社区实际情况出发,认真思考“社区需要法官做什么”?  从本院自身实际出发,思考“法官能为社区做什么”?从干警思想实际出发,思考“法官为什么进社区”?并针对这三个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后,确立了法官进社区要紧紧围绕化解矛盾、释法答疑、法治宣传、回访帮教、司法建议和民意沟通等六项职责开展工作。既不能代替社区开展各项日常工作,又不能无所作为,要对发生在社区的各类纠纷,指导人民调解及时干预、有效化解;对社区居民提出的涉法问题给予负责的答复和解释,及时澄清疑惑、不解和误会;采取议案说法、观摩庭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指导、配合社区搞好普法宣传等。

   围绕“法官进社区”的六项基本职能初步达到了将有限的审判资源做最大化的司法“增值”、“拓展”和“延伸”服务的目的。各庭与社区对接后,法官们公开了电话、邮箱,有的还建立了微信圈,社区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法官提供的专业意见,提高解纷效率。去年9月,长城法庭接到了安居里社区主任的电话,称其社区有一妇女离婚后与前夫因为孩子抚养费问题产生纠纷,找到社区寻求帮助。主任想先通过电话和她前夫先谈谈,希望法庭能帮着调解。长城法庭的法官当即到了社区,主任和法官与这位居民的前夫通过半个多小时的电话沟通,前夫终于答应增加抚养费。此项工作开展以来,该院指导社区调解纠纷30余件,通过电话、宣传,解答咨询900余人次。

   海港区法院“法官进社区”活动以小型、灵活、多样为主,坚持工作时间与业余时间、上门服务与即时通讯相结合,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近一年来,他们在传统的个案指导、培训授课等方式基础上,还尝试了以案说法、有奖问答、车载宣传、模拟法庭等新方式,并为社区统一设置了“党员法官志愿服务工作站”、“法官信箱”和  法官联系卡,这些形式贴近生活,方便实用,受到老百姓的欢迎。

   此外,他们还协助社区创建社区法治公园,开展法制宣传活动,为老年人宣讲婚姻法、继承法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相关的法律知识,并开展法律咨询,现场解答老年朋友普遍关心的问题。创建社区普法图书阅览室,法官们为青少年们赠送法律书籍200余册,培训授课3次,并定期为青少年举办“普法知识小讲堂”活动,法官结合生动案例引导社区青少年提高知法、守法意识,及时规避危险因素,减少人身、财产等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联合社区开展“普法文艺汇演”,在给群众送去文化盛宴的同时也展示了新形势下法官队伍的精神风貌和法院文化建设的成就,提高了社区群众学法、守法、用法的法制意识,为打造法治社区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社区留下“不走的法官

   法官进社区无论怎样频繁,也代替不了社区干部的日常工作,要实现干部素质提升,成为不走的法官才可以实现社区管理法治化的不断提升。为增强社区人民调解和依法管理社区的水平,法官们根据社区的特点和需要,开展了经验交流、庭审观摩、专业授课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婚姻、继承、物业、调解工作技巧等相关知识。一年来该院为社区进行培训23次,调研交流71次。社区干部普遍反映,通过培训和交流,增长了法律知识,对于法律程序有了清晰的了解,对于矛盾的化解更加得心应手。

   只有群众的法制意识不断提高,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纠纷。为提升群众的法制意识,该院开展了大量的法治宣传活动。法官们针对不同主题和人群尝试了多种灵活的宣传方式。如,民一庭协助燕北里社区设计普法墙、宣传牌、举办普法晚会;民二庭在东环里开展以案说法;执行二庭在文明里与其他部门联合送法;东港庭、民四庭组织模拟法庭、庭审观摩;长城法庭组织安居里法庭体验,等等。法官们充分发挥本职优势,灵活智慧地将法律宣传落到实处,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不仅如此,法官还对社区的人民调解员进行了授课培训,对民调工作予以规范,提高了人民调解组织的调解能力。

   “法官进社区”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使社区的违法犯罪现象明显下降,文明化程度显著提升,社区邻里之间更加和谐。

责任编辑:马红娟  

文章出处:河北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