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全省科技创新暨科技奖励大会上,由省林科院李梦钗等主持完成的“冬枣、草莓采后臭氧去感染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和储博彦等主持完成的“德国鸢尾新品种引进、栽培及产业化配套技术”分别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冬枣、草莓采后臭氧去感染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历经6年,在国家林业局和石家庄市科技局2项课题的连续支持下,研究集成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冬枣与草莓采后贮前臭氧去感染保鲜技术,使冬枣的贮藏期达到120天,草莓贮藏期达到30天,好果率均达80%以上。该项目确定了冬枣和草莓的适宜臭氧处理浓度,明确了冬枣和草莓采后臭氧处理时期和处理方式,获得1项冬枣保鲜方法的国家发明专利,有效解决了生产上冬枣和草莓保鲜期短、果面不完整,果实品质受到二次污染的问题。近三年,该项成果在河北沧州、黄骅、保定满城县冬枣与草莓主产区推广 6.1万吨,新增利润3.184亿元,对延长冬枣与草莓的保鲜期和品质提升发挥了关键作用。在《中国农学通报》、《经济林研究》等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8篇,培训果农5800人次,提高了该成果的影响力。
“德国鸢尾新品种引进、栽培及产业化配套技术”项目针对我国园林上应用的鸢尾品种单一、德国鸢尾软腐病等问题,组成了由植物生理、植物保护、花卉栽培、林木育种、园林等多学科15人参加的课题组,先后得到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和河北省林业厅资助项目2项,历经6年时间,率先开展了德国鸢尾品种引进,生物学特性、物候观测、适应性测定,品种筛选与区域试验,种苗快繁技术,软腐病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系统研究。通过对引进的34个德国鸢尾品种物候期及适应性观测,用AHP法筛选出‘夕阳红’、‘幻光’、‘音箱’、‘黄娃娃’、‘血石’、‘在享天福’、‘蜂翅’和‘法国回声’8个适合河北省立地条件的优良品种。建立示范园170亩,利用组培生产的良种壮苗,通过对土壤消毒、建高畦及叶面喷施药剂及栽植前根部蘸施药剂等一系列防治德国鸢尾软腐病的配套技术,使软腐病相对防效达77%以上。制订了省地方标准《德国鸢尾种苗生产技术规程》(DB13/T 1036-2009),生产优质种苗1000万芽。项目筛选出的德国鸢尾品种在石河北省及天津蓟县、辽宁台安、新疆乌鲁木齐等地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培训各类技术人员1500多人次,累计推广2100多亩,平均每株增产值1.3元,新增总产值为8681.4万元,新增纯收益为7070.1万元,科技投资收益率达到4.39,为园林绿化提供了丰富的德国鸢尾品种和优质的种苗。(省林科院 徐振华、党磊)
(第00162条)
省林科院两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石家庄13:33 27.02.2015 林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