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栗子怎么吃才最滋补身体

13.10.2015  18:00

  “果中栗最有益”,食用还需细嚼慢咽

  又到了炒栗子满街飘香的季节。剥开烫手的栗子,香香甜甜的味道在满足了味蕾,幸福了心情的同时,对我们身体的营养补充、养生保健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呢。进入秋冬季节后,自然环境呈现收敛、收藏的趋势,人体适应这一节奏,也随之收敛精气、储备营养。而此时正当季的栗子不仅香甜味美,更是富含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补肾健脾、强身壮骨等功效,无怪乎人们冠之以“千果之王”的美称。不过,栗子虽好,但不宜吃得过多,否则滞腻损伤脾胃,故而建议食栗有节制,并提倡细嚼慢咽。

  □本报记者 梁蕾

  小小栗子,营养多多

  栗子香甜味美,可以说是秋冬季节最常见也是最受欢迎的零食,这一点从街头随处可见的糖炒栗子摊即可见一斑。栗子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欢迎,不仅因为它口感好,更是由于其所含的丰富营养成分,能起到很好的“”的作用,中医更是认为栗子具有补肾健脾、强身壮骨,益胃平肝等功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营养科谢琪医师介绍,栗子营养丰富,由于含有大量的淀粉,能提供较高的热量,因此在饥饿的时候吃栗子可以很好地缓解饥饿感。栗子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尤其是鲜板栗所含的维生素C比公认含维生素C丰富的西红柿还要多,而丰富的维生素C则能够维持牙齿、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有益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腰腿酸软,筋骨疼痛、乏力以及延缓人体衰老等。

  此外,栗子所含的矿物质也很全面,有钾、镁、铁、锌、锰等,均高于苹果、梨等普通水果;栗子中还含有核黄素,故对于日久难愈的小儿口舌生疮及成人口腔溃疡等,适当吃些栗子是很有帮助的。栗子中所含的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矿物质,对于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这些营养成分都可起到抗衰老、延年益寿的补益作用,无怪乎人们为栗子冠之以“千果之王”的美称。

  秋食栗子,几点注意

  虽然栗子营养丰富,自古人们就有“果中栗最有益”一说,不过,谢琪也提醒,栗子毕竟不易消化,在食用的时候还是要根据自身实际健康状况,“量力而行”,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切勿贪食。栗子熟食容易滞气,生食又难消化,如果贪图栗子美味,一次吃得太多,不仅不会起到补益作用,反而会加重胃肠负担,更容易损伤脾胃,引起消化不良等不适。因此,在吃栗子进补的时候,要避免吃得太多,建议“浅尝辄止”,尤其像婴幼儿、脾胃虚弱、以及患有慢性胃肠道疾病的人群更是要注意避免吃过多,另外便秘患者也不宜吃太多栗子。

  特殊人群少吃。除了上面提到的脾胃功能较差的人群要避免一次吃太多栗子外,糖尿病人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由于栗子中所含淀粉等碳水化合物较多,因此糖尿病患者尽量少吃,即使在吃时也一定要控制好量,以免影响血糖的稳定。

  细嚼慢咽。吃栗子时提倡细嚼慢咽,也就是说在食用时要将栗子细细嚼碎,感觉口腔中没有渣滓了,方可徐徐下咽。细嚼慢咽不仅能帮助栗子消化地更充分,也有利于人体吸收,更能发挥出补益的作用。

  糖炒蒸炖,均衡为则

  栗子的吃法较多,除了最常见的糖炒栗子,其实炒、蒸、炖、煮等多种烹饪方式均可用于栗子,例如蒸栗子饭、栗子炖鸡、去壳熟栗子等等,甚至生食也可。那么这么多种烹饪方法,那种最能发挥其营养功效呢?谢琪指出,其实栗子作为一种日常食品,食用量并不像主食、蔬菜等那么大,更像是作为营养补充的零食,因此无论哪种烹调方法做出的栗子,只要让全天的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就完全不必过多考虑烹饪方式与营养价值的问题,尽管按照自己的口味“任性”烹制即可。

  不过,对于最常见的糖炒栗子,谢琪提醒,糖炒栗子通常需加入油和糖,热量相对会高一些,这并没有太多的健康危害;不过,有些不正规的商贩会在炒栗子时添加工业石蜡,为的是炒出来的栗子卖相更好,但这对人体却有不小的危害,石蜡在人体内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对呼吸道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引发肺炎、气管炎等疾病。因此,平时在购买糖炒栗子时一定要注意鉴别,栗子表面太过光亮的可能就有问题。此外,正常的糖炒栗子会有糖焦化后黏在壳上,摸起来比较黏手,而用石蜡炒出来的外表则是光滑的;而且石蜡不溶于水,如果添加了石蜡,用水一泡就会有漂浮物出现。同时,在吃板栗的时候,也尽量用手掰开栗子的壳,而不是用嘴去咬。

  秋收进补,时令之物

  中医认为,养生应跟随季节变换的脚步,体现在食补上,提倡“不时不食”,即建议食用时令食物。而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所谓“春华秋实”,在秋季各种果实成熟,物品丰富,除了栗子,也有许多时令之物,对于秋季的养生有着良好的效果,大家不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食用。

  山药。秋季大量上市的山药属于药食同源的一种食材,是一种较温和的补虚之品,有健脾胃、益肺气等作用。从营养成分上来说,山药含皂甙、黏液质等,有润滑、滋润作用;而且山药含有粘液蛋白,有保护血管、降低血糖的作用,还可用于糖尿病人的食疗。

  莲藕。俗语“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秋季应市的鲜藕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散瘀、补脾、开胃、止泻等功效。在天气干燥的秋季适当多吃些藕,能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等作用。

  梨。秋燥邪最容易伤人津液,引起咽干、鼻燥、声嘶、干咳、皮肤干燥等一系列干燥症状。此时适当多吃些应季的雪梨、鸭梨等,即可起到润燥作用。梨子生熟均可食用,生食能够清火生津,熟食可滋阴润肺,因此除了生食外,也可将梨与川贝、银耳、冰糖等食药材煲汤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