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拉电线充电 电动车半夜酿火灾

25.02.2016  10:23

住户将私接的电线挂在了燃气管道上。

  巷报头条

  ■记者调查:小区配套设施跟不上是主因

  ■市民建议:能否推广小区智能充电装置

  过年期间,住在东平路8号院的居民感受了一回“夜半惊魂”。一户居民为了方便给电动车充电,从5楼向下,在半夜充电的时候突然引发大火,从1楼一直烧到了4楼,导致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随着电动车数量越来越多,电动车的充电问题成为小区居民普遍关心的问题。昨日,记者通过走访一些小区发现,私拉电线给电动车充电的现象非常普遍,而“飞线充电”在给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隐患的同时,也暴露出小区配套设施跟不上的问题。

  5楼私拉电线充电 电动车起火

  回忆起前段时间小区里的那场火灾,东平路8号院的居民王先生至今心有余悸。

  据王先生讲述,大火发生在过年期间,1单元5楼的居民为给电动车充电方便,就从家中阳台向外私拉了一根电线,一直延伸至1楼住户家阳台下方,而5楼居民的电动车也停放在那进行充电。可不成想,在电动车充电的过程中突然着火。由于事故发生在半夜两点多,居民们都在熟睡中,等发现着火的时候,火势已经很大了,火苗一直从1楼蹿到了4楼,居民们用盆桶接水扑火已经无济于事,直到消防车来到才最终将大火扑灭。

  “白天我去看现场,整个楼体表面都被烧得黑黢黢的,1楼受损最为严重,阳台窗户都烧变形了,玻璃全碎了。”王先生说,大火还殃及了另外3辆停放在附近的电动车,有的电动车被烧的只剩下了框架。

  王先生告诉记者,这已经是小区里第3次因为一些人私拉电线给电动车充电而引发的火灾了。

  一根根电线“飞墙走壁

  昨日,记者走访了棉三小区、中天世都、红星街66号院、石纺小区等多个住宅小区,发现私接电线为电动车充电的现象很普遍,尤其是在一些老旧小区以及大杂院小区这种现象尤为突出,一根根电线甚至“飞墙走壁”,通到各自的地下室。

  在棉三小区24号楼,记者看到,一根电线从3楼拉下来正在为单元门口的一辆电动车充电。在范华小区里,一根电线直接从5楼的窗户上“”进了楼北侧的小房里,小房的墙上还用白粉笔写着“内部充电 谨防触电”的字样。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居民告诉记者,有些业主下班回来都将电动车放入自家小房里,为充电方便,就直接从家里接线了。

  在位于方北路上的一小区,记者注意到,电动车全都停在单元门两侧,不少单元门口都有住户装的插座,供电动车充电用。昨日12时许,记者看到,在一个单元门口,一个插座正为两辆电动车充电,“一充就是一宿,总听说电动车充电出事儿的,其实我们也挺害怕的。”一位居民对此担忧不已。

  更让居民忧心忡忡的是,有人竟然将私接的电线挂在了燃气管道上,“实在太危险了!要是电线突然漏电,后果将不堪设想!”在红星街66号院,张先生指着从一间地下室伸出来的电线说道。记者看到,有两根伸出来的电线都挂在了楼外的燃气管道上。

  在一些高层小区也存在拉线充电的现象,在中天世都小区,记者看到,一根电线从17楼拉到了1楼,“这也是给电动车充电的,一充就是一晚上,有一次半夜充满电了,电动车叫个不停,不仅危险还扰民!”一位居民无奈地说。

  拉线居民抱怨小区充电难

  昨日,记者还随机调查了10位居民,他们均遭遇过“小区充电难”的尴尬。

  采访时,家住尹泰东苑9号楼居民王女士告诉记者,他们小区就曾发生过因楼下电动车私拉电线充电引起的火灾,结果殃及池鱼,引燃了楼下几辆电动车和一辆私家轿车,“当时,火势很大,灭火器都无济于事。直到消防人员赶到小区,才将大火扑灭,想想都后怕!”可即便如此,由于给电动车充电难,一些业主仍从家里拉下来电线给电车充电,总认为“那种倒霉事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家住嘉和城的贾女士说,由于小区里没有电动车充电处,地下室可以充,但坡度陡,每次推着电动车上下都很费劲。

  消防:私拉电线充电很危险

  私拉电线的充电方式有多危险?昨日,记者咨询了消防部门,对方表示,此行为容易导致线路短路并引发火灾,尤其是居民将室内使用的接线板放置在室外,日晒雨淋,再加上没有支撑,经常与墙体发生摩擦,不仅容易出现接线板老化等问题,在雨天还极可能出现漏电,从而导致火灾等重大安全事故,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另外,因为电动车一次性充电8个小时就足够了,如果连续充电时间过长,很容易引起电瓶自燃,甚至爆炸。在此提醒广大市民,电动车充电要注意使用正确方式,以免发生火灾。

  律师:车主小心“吃罚单

  私拉乱接线板引发事故,该由谁来负责?昨日,记者咨询了河北盈华律师事务所王亚琼律师,他称,电动车车主私拉电线,物业发现后应予以劝阻,如劝阻后对方依然一意孤行,一旦发生事故则由车主担责。另外,如果物业公司发现这一问题后没有及时劝阻,一旦出了事故,除电动车车主外,物业也是要承担相应责任的。

  能否推广小区智能充电装置

  居民李先生建议,有些城市推广小区智能充电装置,这个不同于街头的“快充”,而是一种专门投放在小区、商场、单位等地,投币或者刷卡计时充电的控制管理设备,充满即停,并具有自动断电功能,当充电器或电池故障时,能立即断电,防止火灾发生。“这样就会有利于统一管理电动车的停放和充电,消除安全隐患,遏制因电动车充电而引发的火灾事件。

  居民张女士建议,希望在小区里或小区附近建一些电动自行车公共充电棚,增加可为电动车充电的配套设施,并聘请专门人员管理,居民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投币进行充电。“这样既能够解决充电难的问题,也保障了社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