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酒非儿戏 违者多思量【长城时评】

05.12.2016  04:01

  近期,各地加大对公职人员各类违规饮酒现象的监督查处力度,但是,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基层干部仍然通过种种方式搞变通违规喝酒。(11月30日新华社)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酒文化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无酒不欢”早已成为人们的习惯。但是,人们在享受酒带来快乐的同时,酒也给我们的健康造成很大危害,在官场“酒后误事”已经成为一大诟病,极大地损害了党员干部的形象。政府加强对公职人员饮酒现象的监督管理,本是为了约束官员行为、规范官场秩序、维护政府形象,但奈何基层干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搞变通违规饮酒明显是有令不禁、目无法纪。

  中央“八项规定”明确指出,禁止以接待之名公款吃喝,严厉打击超标准接待、公款大吃大喝等违规行为。近期各地政府又加大对公职人员违规饮酒现象的打击,可谓“禁酒令”的升级版,从公众的反映来看,大多数干部都能够严格遵守中央的“禁酒令”,但仍有少数干部对规定充耳不闻,其原因并不是因为当地政府“禁酒令”对公职人员的约束不够严格,而是因为他们自身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不够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已成为习惯,所以说,要让“禁酒令”发挥大规模杀伤力,还需要严格落实、严肃惩处。

  中央提倡公务接待节俭化,一是不给当地政府增加负担,二是树立官员文明务实节俭的良好形象,三是吃住“接地气”,容易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这是初衷。但是在官场这个圈子里,人们依然奉行“酒桌上好办事”“无酒不成席”,这是与中央“禁酒令”产生矛盾最直接的原因,“禁酒令”的升级,就是要打破以往的“惯性”,除去多年形成的官场诟病,还原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让官场少些阳奉阴违、阿谀逢迎、弄虚作假、不干实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并非一日之功。官场奉行的有酒好办事非一蹴而就,因此要革除“酒桌上好办事”的陋习,必须长此以往、久久为功,“禁酒令”要常发,处理违规人员要常态化,并且要一次比一次严,一次比一次重,特别是那些善于搞变通、隐弊性强的人,要加重惩罚,让官场的“酒文化”回归正常,彻底除去官场无酒不欢的恶习。

  政施则灵,不施则废。再严格的“禁酒令”不施行也只是一张白纸,只有把相关规定落到基层、落到实处,才能真正的发挥效力,所以提高执行力是“禁酒令”发挥作用的关健。“禁酒令”的升级,给监督部门提出了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管好自己、管好身边人,戒掉“官场酒瘾”,坚守为民务实清廉的为官原则,不触碰“禁酒令”的高压线。(郝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