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迎祭扫小高峰 雾霾天仍有众多烧纸现象

22.11.2014  02:33

河北广播网11月21日消息(河北台记者张娜)明天(11.22)就是农历十月初一,民间称“寒衣节”,是一年中除清明节外的又一个祭祀高峰。记者今天采访发现,省会纪念堂和墓地都迎来了祭扫小高峰,在严重污染的雾霾天气下仍有众多烧纸祭祀的现象。

上午9点,省会人民纪念堂后院的集中焚烧炉前站满了前来烧纸祭祀的市民,只见这里黑烟缭绕、纸灰乱飞,气味儿非常的刺鼻。

市民:天冷了,给他点棉衣送棉衣呢,给点纸钱,烧个纸,现在人么都这样吧都是。
      记者:最近雾霾比较严重,您觉得烧纸影响环境吗?
    市民:不好说。

在纪念堂两排焚烧炉中间的空地上,记者看到一堆从炉中清除出来的垃圾,里面除了有纸灰,还有各种水果、糕点、酒瓶。其中的很多东西因为潮湿而没能完全燃烧,还在冒着黑烟。大量的烧纸祭祀行为,让纪念堂里悬挂的“一束鲜花、一份思念,还碧水蓝天”等多个倡导绿色祭祀的条幅显得黯淡了很多。

纪念堂主任戴玉林:咱们都知道现在雾霾这么严重,你少烧点纸,你就少增加点污染,咱们能做的东西只是说挂挂条幅,注重一个引导,尽可能的是用鲜花祭奠,咱们是倡导也不是强制。

寒衣节来临,不少不能回老家亲赴墓地和纪念堂去祭奠先人的省会市民,又纷纷开始在各个十字路口处进行烧纸祭祀。晚上7点多,在省会青园街,记者就发现了3个烧纸祭祀的市民,每一处都是浓烟股股,最终混杂在了天空的灰霾中。

市民:十一寒衣节不是给老人烧纸啊。

省民俗文化协会会长郑一民表示,“寒衣节”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形成的祭祀、缅怀祖先的一种节日,而烧纸、送棉衣只是其中的一种精神寄托的形式。不过,在与时俱进、空气污染日益加重的今天,烧纸行为应该是被剔除的糟粕了。

郑一民:去世的老人给我们创造了美好的家园,我们今天把美好家园保护好也是去世老人的一个共同心愿。当前雾霾天气非常严重,不应该在烧纸,应该用新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