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聚票友燕赵振清声 ——省会戏曲票友现状扫

08.08.2014  10:57

                        图为票友在表演中。

■本报记者 张晓娟 实 习 生 张晓娜

昨日下午,由石家庄市群艺馆主办的“省会第七届戏曲票友大赛”决赛在该馆演艺大厅鸣锣。本届大赛历时两个多月,共吸引全市两千多人参与,约8000人到场观看演出。这场声势浩大的“票友嘉年华”在我市已走过十几个年头,它与轮替举办的“票友剧社风采展示”一样,都旨在为全市日益壮大的戏曲票友队伍提供展示风采、切磋技艺的舞台。在市群艺馆搭建的平台上,我市的票友从青涩到成熟、从玩票到准专业,从单枪匹马到团队合作……原本散布在基层的“艺术火种”,正成为专业院团的有益补充,点亮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为整个城市的文化建设添彩。

水平高:

演出质量已接近准专业化

甩、掸、拨、勾、挑……长袖纷飞,美妙绝伦。决赛现场,桥西区京剧票友剧社选送的《白蛇传》水袖功,利落、洒脱、唯美,让观众颇为惊艳。票友的扮相、身段,丝毫不亚于专业演员。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票友唱功好、实力强,很多人不仅拿过“京津冀十大票友”等奖项,还曾在央视《京剧戏迷乐》中获得“银色风采奖”。

桥西区京剧票友剧社成立于2010年6月,现有成员50余人。”该剧社社长姚贵民说,别看剧社历史短,可他们的成员中,就有“全国京剧十大名票”、“中央电视台票友大赛金奖获得者”,还有代表河北省参加上海世博会“唱响世博”展演的成员。

随着演出水平的提高,该剧社成员还积极参与到市里的公益活动中来,他们有的到省优抚医院、社会福利院进行公益演出,有的参加“彩色周末”、慰问农民工演出等。三年前,剧社还与“洪顺曲艺社”联合,每周一晚上为市民举办京剧专场,至今已演出近200场,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之余,更为省会的夜经济增添了一抹亮色。市京剧团团长赵玉华说:“每次看京剧票友的演出,都会觉得眼前一亮,服装、舞美、表演等各方面都非常到位。”赵团长表示,随着表演技艺的提高,票友对戏曲艺术传播,对群众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历史久:

票友记载可追溯至解放前

票友是戏曲界的行话,说的是会唱戏而不以专业演戏为生的爱好者,也是对戏曲、曲艺非职业演员、乐师等的通称。我市的票友文化由来已久,最早的记载可回溯至解放前。起初,票友就是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拉上一段,唱几嗓子。现在,大家经常在文艺演出中看到他们的身影。不过,有一点没变,票友演戏仍是兴之所至,不为“包银”,只为“玩票”。

据《石门新指南》(1942年)记载,“石门前此市中,既有戏院……但观之,则又学之,而以自演为消遣”。当时,石家庄大兴纱厂、京汉铁路局等有票友组织成立的“票房俱乐部”,参加“票房”成为部分业余戏迷主要的娱乐消遣方式之一。要论庄里最知名的“票友”,那当数京剧“四大须生”之一奚啸伯。《一缕余香在此——奚啸伯往事》中写,奚啸伯直到20岁,才以票友身份下海,取乳名“小白”的谐音为艺名“啸伯”,意为爱唱的人。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的戏曲艺术日渐繁盛,票友如雨后春笋迅猛增长,演唱活动也是遍地开花。2001年,市群艺馆牵头成立“石家庄市群星票友联谊会”,解决了长久以来我市票友群龙无首的局面。截至目前,我市票友人数已近7000,而票友组成市群星河北梆子剧社、新华区京剧剧社等民间剧社至少有70余家。市群艺馆高永峰馆长介绍:“通过开办票友大赛,起到了普及、带领、提高票友水平的作用。现在票友参与的热情度高、艺术水准高、剧种也全,演出受到群众和戏迷欢迎。

影响大:

京津冀等地票友赶来取经

在我市众多票友组成的剧社中,由市群艺馆组建的群星河北梆子剧社成立时间最长,在戏迷里的影响也最广。2003年,剧社开始在长安公园小广场进行公益演出,十几年间,吸引了北京、天津、保定等地票友慕名前来切磋、交流。在他们演出的现场,戏迷最多时能达到2000多人,已经成为公园一道别致的景观。

上周日上午8时,记者慕名来到小广场一探究竟。离演出还有半个小时,这里已经被戏迷挤得水泄不通,大家打着遮阳伞、使劲挥动扇子,翘首以待。剧社社长刘茂法指着坐满人的石墩儿跟记者介绍:“你看这些石头墩儿,这是公园为了配合咱剧社的演出,特意为戏迷修建的。”11年前,刘茂法就是在这里,从一把板胡玩儿起来。后来,票友越聚越多,吹笛子的,拉胡琴的……市群艺馆找到他们,提供排练场地和辅导老师,帮他们组建了剧社。“现在剧社有上百人,能演100多出折子戏,每次演出都跟过节一样,全国各地的戏迷都有。”如今,来长安公园看河北梆子,已经成为不少戏迷雷打不动的习惯。

以往提到票友,人们最先想到的是老头、老太太,可记者在这个小广场上看到,充满稚气的小票友,才是全场的焦点。11岁的钱星丞来自北京,此行是陪着爸爸、妈妈来“玩票”。兴致好时,这个腼腆的小家伙儿也会来上一段。妈妈张女士表示,“我们全家都是票友,特别喜欢河北梆子,这次专程来感受一下梆子之乡的艺术氛围,顺便取取经。”据了解,随着传统戏曲在我市中小学的普及,有越来越多孩子加入票友队伍,而这些“新鲜血液”涌入,将让古老的戏曲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光彩。

编辑: 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