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专车现投资乌龙闹剧 经营急需输血现模式之困

25.03.2016  22:38

  2016年3月24日一早,一则看似“荒谬”的新闻顿时在朋友内外炸开了锅,文中表示阿里30亿元战略投资神州专车,为了显示真实性,文章里还公布了所谓陆正耀签署的正式股东文件,里面的投资组合中数字与比例言之凿凿无比精确。但还午餐时间还未过,就出现新闻表示,阿里已经否认了这项投资,对此,神州方面的表示似乎令人有点“雾里看花”,仅仅搪塞记者们“不知道”好像有点说不过去。

  阿里的公告明确指出,自己作为滴滴出行的战略投资者,目前并没有在这个领域追投其他公司的打算,那么这条假新闻产生的背后又有怎样特殊而奇妙的真相呢?

   神州遭遇资金短缺

  其实,从去年年末开始,神州专车就出现了一系列异动,首先是短中途订单大幅下降,车辆的使用率只占60%。然后是3月14号,神州专车股份遭到赫兹大幅抛售,母公司神州租车不得步提高持股比例到30%,而最令外界感到震惊的,莫过于之前公布的2015年的神州租车财报,财报显示,神州租车全年盈利14亿元基本上全部用来补偿神州专车造成的亏损,就是这样还有2亿资金的缺口。

  而作为一个市场后进者,神州租车的劣势也很明显,缺乏APP开发经验,缺少流量入口,仅靠老用户客源有限,靠烧钱来拉新很难成为可持续的运营模式。作为后来者,用户对其品牌认知也需要一个过程,神州租车的注册用户数达百万量级,即使全部转化到专车去也比同行少很多。

   非互联网模式之痛

  而最要命之处,还在于作为一个后来者,神州专车不仅没有所谓的后发优势,还似乎非常缺乏必要的“互联网思维”,之前有业内人士指出,之前神州一直坚称抢食专车市场的最大优势是超过6万辆自有车辆,然而这也可能是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地雷。有媒体曾经粗略计算过,一个二线城市司机收入为保底收入2000元,再加跑单提成,6万辆专车每月仅司机工资支出是1.2亿-2.4亿。加上车辆折旧、保险和各种税费等各种支出,一年的固定投入不会少于15亿。如果再加上陆正耀宣布的补贴给乘客的25亿,神州租车2015年的固定支出至少需40亿,这还不算车辆购置成本。而如按神州租车2014年净利润为6亿算,超过40亿的支出是神州租车近7年的净利润。所以即使,母公司不断向神州租车输血也是杯水车薪,可以说这样的重资产运营,相比“分享经济”的轻模式,当然是压力重重的。

  那么回到新闻本身,这也许不能说是毫无可能,而希望能傍上阿里这样的超级大树,已经成为神州专车目前最急迫的诉求。不过众所周知,资本的本质就是追逐利益,即便整个行业都在烧钱,如果没有所谓的大幅盈利可能,任何一个所谓的资本玩家也不会轻易一掷千金。

  回归到商业竞争的本质,正确合理的商业模式以及真正满足受众需求的运营战略才能获得真正的胜利,2020年专车市场预计将达到5000亿人民币的规模,但谁能真正分享这块美味的大蛋糕,靠的绝对不是忽悠大众,也绝对不是盲目投入。

  不过也有行内从业者猜测,这场闹剧可能根本就是神州自导自演,之前就通过pk Uber 提出所谓拒绝黑车的怪味营销文案,造成了持续的网络热潮,虽然受众并不赞成这种低劣的贬低竞争对手的做法,但毫无疑问,这种恶俗营销的模式也为其迅速获得了广泛的知名度。

  而如今专车行业竞争日趋加剧,与其他出行市场相比,专车领域主打中高端群体,客户对于服务的要求更趋标准化,伴随着易到用车加入乐视系后动作频频市场份额不断提升,Uber 和滴滴拥有在其他出行领域的固有优势,专车三分天下的市场格局已经行程,神州如果再不进行品牌推广很有可能将被受众逐步遗忘,但这种恶俗营销的模式只能一时间吸引眼球,长期而言无异于饮鸩止渴,获取了知名度的同时也放大了自身存在的痼疾和风险,其实是得不偿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