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诚信调查之争斤夺两(四)

26.07.2016  14:36

欢迎继续关注我们的系列专题报道:社会诚信调查之争斤夺两。前一阵我们的记者走访了十余个,各类菜市场和超市,对其中存在的缺斤短两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我们的系列报道向您展现的,正是记者这些天原汁原味的整个采访过程。目的是想让更多人关注诚信经营、缺斤短两这个社会问题。计量诚信,人人有责,改善我们身边诚信经营的环境,这里面或许就有您意识上的一次转变。

昨天我们在节目中跟您介绍了,五天一次的南王集上,同样存在着缺斤短两的现象。而且跟上次佳农市场最多缺四两的相比,这一次的缺斤短两,进一步刷新了我们测验的下限。

按照负偏差的规定范围来说,八斤的西瓜顶多允许商家少给一两半左右,而这个西瓜却足足少给了一斤。超出规定范围六倍。

大姐只想讨回多给的钱,不愿意让我们跟着,怕不方便。过了一会见双方大概是谈不拢,我们还是过去看了看。

情况是否真如市民们所说的这样,缺斤短两已经在集市当中成为了常态化甚至是正常化,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对南王集里面的商贩进行了暗访。

之所以要跟您介绍其中这三家商户,是因为他们分别代表了市场里所有商户三种不同的状态,了解了这三家,咱也就大概了解了整个市场的情况。第一家,足金足两型。

记者随即挑选了几个看上去还不错的桃子。

十块钱五斤的桃子,六块钱应该是有三斤。

这是我们跟您介绍的第一类足斤足两的商贩。

接下来跟你介绍的第二家,属于做贼心虚型。

随后记者让对方给自己称了二斤半。

大概是让对方没有想到的是,记者还真的从兜里掏出个秤出来。

记者要了二斤半的东西,用自己的秤一称,变成了二斤二两,瞬间缩水了三两。见到记者这样的举动,商贩显得有点慌。

面对这样的结果,商贩说那是由于自己,刚才的秤没有调好。

对方把缺了三两的责任推给了风,不知道风听见了会怎么想。可惜现场确实一丁点风都没有,就算是有,就算是您拿着吹风机冲着秤盘往下吹,您觉得能吹出来三两的重吗?

商贩人为作弊一般会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呢?由于计量器具的不同,商贩所采用的作弊方法也是不同的。

看完今天的节目不免有些感慨,就像计量处工作人员说的那样,秤要是出了毛病好调,人要是出了毛病,那就不好管了。缺斤短两被发现之后,硬要把责任推卸给风。这人要是不愿意承认错误的话,总会找出一大堆的理由出来。针对一些不法商贩惯用的作弊伎俩,市质监局计量处的工作人员刚才也给我们举了几个例子。针对这些作弊现象,我们消费者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相关内容咱们在明天的节目中接着跟您说。另外,今天还没有跟您介绍完的第三类商户,我们也会明天接着跟您一块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