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OME FAMOUS”—记我校“六方氮化硼制备及其应用关键技术”创新团队

24.01.2016  17:04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become famous.”(追求卓越是最重要的事)。在采访我校“六方氮化硼制备及其应用关键技术”创新团队负责人、材料学院院长唐成春教授时,他这样诠释团队创新的理念。           “从基础,到应用”           “我们团队主要致力于研究六方结构的氮化硼,原本属于基础研究,但现在我们正努力将其转化成应用”。作为2013年度河北省唯一入选“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负责人,唐成春教授介绍说。氮化硼俗称为“白色石墨”,是国家“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材料,广泛应用于高温绝缘、金属熔冶、器件封装、高分子复合等诸多领域。“六方氮化硼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超强的吸附能力,在空气净化、水处理以及汽油脱硫、高压绝缘材料、LED器件以及中成药开发等方面都用得到,这也是我们团队目前的研究重点。”               课题组通过离子热辅助合成法,成功制备出具有高化学和结构稳定性的三维多孔氮化硼材料。在常温下,这种新型三维多孔氮化硼对空气中甲醛气体表现出优异的吸附能力,同时具有高的重复利用能力,在空气净化领域,特别是新建住房,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雾霾也是一种粒子,目前我们大多采用过滤的办法清除,其实从理论上也是可以通过吸附来解决的。”唐成春教授介绍到:“雾霾是一种自然现象,是雾加灰尘产生的一种带电微粒,与常用的吸附材料活性炭相比,氮化硼具有某些电的吸附特征。这是治理雾霾的基础和理论思路。”目前,团队成员都在和时间赛跑,争取早一点研究效果好又成本低的应用产品,让大家早点突破“霾伏”,让蓝天白云不再成为“奢侈品”。           “锤子精神”           “科学研究讲究的是连续性。”唐成春如是说。“我不喜欢拿个锤子到处砸一点火花,要砸就往一个地方猛砸。做科研决不浅能尝辄止,要做就把一件事做透、做深、做明白。现今学术界所缺乏的FAMOUS 精神,缺乏深入和积淀的态度,缺乏坚持一件事做到底的坚守精神。”             寒来暑往,昼夜更替,有心人不难发现南院动力楼三楼的灯永远是亮着的,总是有学生老师在这里学习实验。黄阳老师谈到,“动力楼三楼实验室基本上总是有人,寒暑假的时候,常常会看到有不回家的师生,在实验室里反复的进行试验。为了试验结果,我自己曾经洗过无数试管,烧过炉子,做科研就是这样,要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             为了了解雾霾的成因,唐成春教授驾车“从太行山脉至张家口,再到呼和浩特,转入包头鄂尔多斯,从神木翻越秦岭来到陕西,进入陕西,再回到河北”,历时几个月,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对此区域产煤量及对空气质量相关影响的调研。           “凝聚思想,形成合力 ”           “要取得重大研究成果,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团队。”谈到团队建设,唐成春教授说:“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团队内凝聚思想这是最重要的。” 每个学期伊始,唐成春院长都与团队所有人进行交流。“年轻人要克服浮躁心理,不要随波逐流”。这种科研态度是必须要确立的,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对于研究生冯聪聪来说,能来到这个团队学习和工作是一大幸事。“团队内优秀的人非常多,只要我没课,基本上都会来这里进行学习实验。”她的学习生活非常规律,每天8点来实验室做实验,晚上9点多才离开。每周末参加小组内的学术沙龙,与老师、同学共同探讨问题。“这里有先进的设备,良好的科研平台,还有学识深厚的老师以及同样具有科研梦想的同学们,在这个团队我很幸福。”           “科研是一种文化”           “科研也是一种文化,become famous就是我们团队精神文化的一部分。” “你变得卓越,才能使你所在环境卓越,从而使学院、学校变得卓越。”唐成春院长说,“要善于创造become famous的点,用小团队产生的巨大成果作为爆发点,才能逐渐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通过几年时间,团队逐渐形成了严谨的科研态度、良好的学术氛围、以及完备的人才引进制度。在团队氛围的影响下,“六方氮化硼”团队一年年在发展,壮大。课题组的年鉴一年年变厚,学院的科研基金任务已经完成了2200万,超额完成了任务。2014年团队发表一区文章1篇,2015年共发表12篇一区论文。团队科研成果“常温常压下光化学合成超细立方氮化硼纳米颗粒”在国际著名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德国应用化学》发表。王丽教授一篇SCI论文进入ESI全球前1%高被引论文,截止到2015年12月,总被引次数达到81次。             在唐成春教授带领下,黄阳、陶俊光、林静、张军……一批优秀人才正在与团队共同成长。


“六方氮化硼“团队通过河北省创新团队验收

团队师生合影

团队师生做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