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养老难题 大家纷纷支招

10.03.2017  18:32

破解养老难题 大家纷纷支招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兴起 建议政府主导、多部门和全社会共同参与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找个质优价廉的养老院真难”》追踪

□本报记者 杜慧

连日来,本报养老系列报道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尤其是老年朋友及其子女的共鸣。近年来,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记者获悉,在政协石家庄市委员会十二届四次会议上,有十余位政协委员提案建议“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完善我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等。昨日,多位专家、社区居民、养老服务机构管理者为养老问题献计献策。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日渐兴起

8日上午,位于裕华区尖岭小区的东明老年公寓,设在一楼的尖岭西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李素艳来到二楼80岁的杨国粹床前,动作娴熟地给老人测量血压,“血压100/60,心率60,叔叔身体正常。”闻听此言,守在一旁的杨国粹老伴曹巧梅放心了。

2014年初,小区9号楼居民曹巧梅就把常年卧床的老伴送至这家新开的养老院,“步行到这儿10分钟,我每天看老伴方便。一楼还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是老伴有突发情况,有专业医护人员的救助,我更放心!”采访时,80岁的曹巧梅告诉记者,这里最初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经过改扩建后,二楼办起了养老院,“这家养老院‘医养结合’受欢迎。

家住万达社区的王群芳两年前经多方考察,最终也把失能的老母亲送过来,除了考虑就近外,她看中的就是“医养结合”模式,“我母亲在中心看病可以使用市职工医保,护理员照顾也周到”。“我们院有50张床位,入住率达到了80%以上。”东明老年公寓负责人于国琴介绍说。

当天,在位于石市长安区建华大街上的祥和老年公寓内,记者看到,1至3楼为医院,4至5楼为养老院。采访时,有一些自理老人正在5楼理疗室接受中医按摩,“入住公寓的老人都有一名责任医生,每周会进行巡诊,发现病症会及时救治。”该公寓工作人员张玉霞介绍说,从2012年起,该公寓建成并走“医养结合”模式,一旦老人需要住院进行医治,他们会直接送至三楼住院部,“住院期间,我们也有护理员全天陪护,减轻病人家属看护的负担。

医养结合”模式也遇难题

记者获悉,石市主城区内养老机构多数采取“签约最近的医院”、“招聘职业医护人员”等形式开展“医养合作”,能与医疗机构合并或就近设置、在内部引入或独立配置医疗机构、能及时且较好对入住老人提供医疗服务支持的公办或民办养老机构数量有限。另外,入住养老机构是“失能老人”的刚性需求,而且入住有医疗保障的养老机构受欢迎程度较高,其托管费用受成本因素影响,普遍高于其他养老机构,老年人支付成本增加。

我们的护理费从2000元至4000多元不等。”祥和老年公寓的张玉霞说。只有两层楼的东明老年公寓的护理费也在2000元至3000元不等。

采访时,一些养老机构负责人坦言:对这种“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相结合”的运营和发展模式认可,但因本机构场地、资金、医疗设施资源分布、专业护理人才匮乏(难招),老年人支付能力以及政府未出台“医养结合”扶持政策等多方面原因,开办此类养老机构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十余位政协委员为养老支招

记者调查发现,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民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每届政协会议上,都有多位政协委员就此提案。在政协石家庄市委员会十二届四次会议上,就有十多位政协委员提出相关议案,为养老问题献计献策。

关于医养结合:政府主导、多部门和全社会参与

昨日,晋州市同济医院、市政协委员曹志风告诉记者,“医养结合”是一种集“养、医、护”三位为一体的养老模式,日渐受到众多老人及其家属的期盼。他建议“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健全‘医养结合’要素,‘医养结合’涉及民政、卫生、社保等部门职能交叉区域,需要多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探索创新医疗报销机制。

农工党石家庄市委也递交“关于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建议”的集体提案;市政协委员、农工党成员魏书江也建议推进医养结合,提升养老事业。

关于社区养老:建立养老终端产业链条

昨日,九三学社石家庄市委员会副主委、市政协常委王丽欣告诉记者,她建议采取“公助民营”方式筑建公寓社区养老的创新养老机构。她认为,公寓社区养老是今后养老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在目前条件下,医养结合实现互联网+PPP模式社会养老平台+中医保健医院+中医养生食疗培训+未病预测心理咨询+智慧养老研讨中心+智能化养老体系,这种真正切实可行的养老终端产业链条,是今后一段时期内走向社会养老产业化的必由之路。市政协委员羊文庆、张春红、张玉昌、王丽娟也提出培育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建议。

昨日,市政协委员张淑莲告诉记者,她建议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业发展,吸引更多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投入,按照“管办分离”原则,采用“政府搭建平台、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模式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业。

关于养老服务人才:借鉴外地做法

民革石家庄市委递交了“关于大力推进石家庄市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的集体提案。他们建议,鼓励参加高、中级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通过者可获得800——2000元不等的政府补贴。加强政府补贴、社会资助,通过减免学费、提高学生生活补贴等方式吸引更多人才投入养老服务行业;通过国家奖助学金、社会捐助等资金支持,吸引学生就读养老服务相关专业,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养老服务类职业院校,规范并加快培养养老服务专门人才。

建立“时间银行” 发挥活力老人力量

家住中山西路300号院的91岁的骆新礼建议成立“时间银行”。“时间银行”倡导者是美国人埃德加·卡恩,是指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当自己遭遇困难时可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

我建议养老服务机构等组织能组建老年人互助服务中心,以社区为单位成立服务老年人的‘时间银行’,倡导‘服务今天,享受明天’的理念,采取‘时间储蓄’的方式,让年轻人、准老年人以及身体健康的老人利用闲暇时间为需要照顾的老人提供必要服务。”骆老说。

在连日的采访中,还有多位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者也提出成立老年人互助服务组的概念。

老人中有一部分可以称为活力老人,这些老人有时间和精力当志愿者,来照顾其他老人,我们希望调动这些老人的力量来整合资源。”宁安街道日间照料中心主任张彦平说,她计划对来中心的固定老人实行“积分制”,根据服务时间和服务内容不同,获得不同积分,他们可以使用积分在中心进行有偿服务消费,实现资源合理利用。

编辑: 林福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