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的“四个融入”助力国家审计提升经济监督效能

10.05.2022  02:00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转变,强调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由“规模数量”向“质量效益”转变,国家审计作为经济发展的监督保障系统,亟需实现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审计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明确自身定位与主责主业;开展研究型审计;强化职业精神,提升专业能力”是推动新时代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研究型审计作为实现审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要求审计提高站位,创新审计理念,提升国家审计的政治性与前瞻性,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建设性作用。自此,2022年1月6日,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审计署审计长侯凯指出“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是实现新时代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论断引起了广泛探讨。基于国家审计经济监督的定位,结合国家审计“计划、准备、实施、终结”的程序,对如何开展研究型审计提出“四个融入”的浅显观点,以期启发在审计具体实践中研究型审计工作的开展。

一、将审计研究意识融入审计计划

研究是谋事之基,是成事之道。在着力推进高质量审计的背景下,国家审计要摒弃机械的对照检查方式,树立研究型审计意识。研是审查、细磨,究是穷尽、追根究底。所谓研究,强调不浮于表面,不局限于现象,深挖现象背后的逻辑与规律,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充分总结,以理论指导行为。强化研究型审计意识,需要自上而下形成领导重视、骨干带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自下而上构建工作实践、共享学习、政治政策指导的学习路线,从审计人员动机与能力两方面入手,构建研究型审计的系统工作机制。

审计计划是审计工作开展的总路线图,将研究型审计意识融入审计计划是开展研究型审计的前提。围绕党中央的重大方针政策,深入研究政策颁布出台的历史与时代背景,明确实施审计项目的目的现实必要性,准确把握重点(晏维龙等,2022),结合审计力量制定审计计划,做出合理安排,确保在有限的审计资源下高效完成审计工作。

二、将审计标准与客体研究融入审计准备

进行审计准备调查工作时,要从审计依据的政策标准与客体(被审计单位)情况两方面开展审计研究(郑石桥等,2022)。基于工作实践的角度,审计工作就是检查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运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的过程。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制度文件是通用的规定与标准,在审计工作中,如果仅仅是浅显的遵循这些制度文件,不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分析,在违规形式多样的当下可能无法准确发现审计项目中存在的种种错弊;此外,要结合具体应用学习相关政策制度,仅就“文件”,形式主义的学习政策制度,就可能会引发审计人员偏差甚至是错误认识,导致结论不客观准确。

具体的审计项目中,针对客体(被审计单位),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历史沿革、改革方向、发展现状、职责履行、业务运行、管理模式等进行研究分析,找出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高风险点,结合廉政风险审计的观念,合理统筹安排审计资源,明确审计工作重点,实施精准式的重点审计,保障审计质量,提升审计工作效能。

三、将审计方法研究融入审计实施过程

在研究实施的过程中,借助于具体项目实施过程现场,研究更有效的审计方法,提升审计效能。目前,在审计实务中,尽管通过召开专题研讨会、与科研院所合作(文华宜,2022),在审计工作中融入了问卷调查等方法,但研究型审计方法与实务的结合度不足,有待进一步加深。纵向历史研究是研究型审计的常用方法,就是对某一行业审计或重点项目以往多年的审计情况进行跟踪研究,明确研究重点,以历史的视角分析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前瞻性的建设性意义。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

利用大数据审计是开展研究型审计绕不开的话题,研究型审计强调充分挖掘数据背后的含义,积极运用多种方式对可获取的数据进行查询对比分析,以数据反应存在的问题。利用关联数据精准分析被审计单位的主要特征、突出问题、重大风险等,结合以往年度被审计单位或其所在行业、领域审计发现的普遍性、典型性问题和整改情况,有的放矢地精准画像、锁定重点,为确定审计事项和审计重点打下基础。“疑点数据排查”就是围绕数据进行研究审计的实例,选用合适的模型对数据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发现可疑、极端数据点,进而在实务中强化监督检查(郑石桥,2021)。以大数据审计展开研究具有准确性高、针对性强、结果难以操纵的特点,能够充分发挥研究型审计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将审计建议研究融入审计报告

2020年审计署集中整训时侯凯审计长强调,审计机关要把开展研究型审计作为头等大事,聚焦主责主业,着眼促进改革,在揭示问题的同时,推动完善制度机制,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国家审计除了具有纠错查弊、监督落实政策的作用,同时也具有提出整改、完善机制的建设性作用。将审计建议研究融入审计报告,就需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跳出单一审计项目,从宏观的视角研究政策法规,明确问题滋生的体制机制原因,从问题的根源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审计建议,规范管理,提升治理能力。

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研究对审计人员、审计机关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于审计人员而言,强调审计人员要提升素质,将研究的观念融入日常工作,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剖析原因、提出建议一气呵成的良好习惯。于审计机关而言,要坚决实施研究型审计,围绕“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将研究贯穿审计工作始终,构建审计研究的闭环链条,做到“上下贯通、首尾循环、正反可逆”,切实提升审计经济监督效能,发挥研究型审计疏通堵点、化解痛点,解决难点的作用,保障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健康运行。(刘永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