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职业技术学引进千亩寿桃将让平山乡亲过上好日子
寿桃树苗长得很壮实
每过两天就得为小苗浇次水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 石家庄 职业技术学院工作组对口帮扶 平山 县东王坡乡织纺沟村,自今年2月29日驻村以来,进农户,摸民情,建制度,上项目,迅速打开了扶贫局面,受到了群众热烈欢迎。
特别是工作组全力推动建设的千亩中华寿桃园,将实现三年挂果、以一当十,将成为这个贫困村的支撑性致富项目,全村将因此向农业产业化迈出重大的 历史 性一步,400多位老乡有望过上幸福好日子。
一半农户经济困难
5月27日,阳光正好。顺着只能容一辆小车通过的水泥小路走进织纺沟村,几位老乡斜靠在树下乘凉,见有人进村,有的抬头看看,有认识工作组同志的,还会打个招呼。
“这个村有114户、400余人,其中63户被确定为精准扶贫困难户。”学院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驻村工作组组长杜建书说,上百年来,这个自然村的村民收入主要是种玉米、花生、红薯,一年一季,基本靠天吃饭。一些村民养了猪、鸡、羊,但都没形成规模,年人均收入才2200元。
“现在大伙儿的饮水也成问题,主要靠自己打井抽水。”村委会主任张大平对村里的情况很熟:“有的老乡养鸡、猪,对地下水产生污染。前几年建了几个蓄水池和塘坝,但因为管道输送等问题,好多都闲置了。”
最要紧的是,村里没任何产业,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挣钱养家,留守在家的,只有种地一条路,而且大多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女人儿童偏多。
“老乡们的思想保守,怕冒风险,怕自己的地被占了没收入。这是村民致富的另一个障碍。”工作组的一位同志说。
费尽心血夯实基础
但这些困难并没有吓倒驻村工作组。
“我们早就吃透了市里的精神,把全部身心扑在山里,紧紧依靠乡党委、村两委和群众干事儿,已经得到老乡们认可。”杜建书说。
摸排基本情况、制定扶贫思路、挖掘脱贫项目、组织10多次村两委联席会和村民代表会、走访老党员和村民代表……工作组的同志们争分夺秒。
做足这些基础性工作后,工作组又马不停蹄赶赴县里的扶贫办、农工委、林业局、 交通 局、水务局、农牧局等职能部门,进行政策咨询、交流对接。
吃饭喝水是天大的事。工作组的同志们把村里的饮水工程建设往实里细里做,多次与县水务局人员顶着烈日对附近的水源点反复勘测,现在已经绘制出详细的自来水施工图。
“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很重要。而要让老乡们真正富起来,还要有一个切合村里实际的好项目。”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段致平到村里看望工作组和老乡们时这样说。
于是,工作组开始因地制宜、精准挖掘。
行走在织纺沟村以及村外的土地上,到处都是或高或低的坡地,土质松软,阳光充足,通风很好。
“这些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杜建书说,工作组的同志们很用心,及时向乡里汇报,会同乡里的包村干部多次调查,与村两委的同志反复研究,又找来村里的致富能手深入沟通。
一个重大项目逐渐萌芽。
千亩寿桃成功落地
这就是中华寿桃种植项目。
村干部赵晨星在这个项目上又做了很好的示范。
“我也是织纺沟村人,通过土地流转,几年前就已在南策城村种了40多亩中华寿桃,现在一亩平均年收入能达到1万元,一年挣几十万元没问题,还安排了很多老乡就业,大家都富起来了。”看上去老实巴交,没想到却是个大富翁。自己富了不忘乡亲,赵晨星愿意拉人一把,深度参与到织纺沟村寿桃项目的谋划和种植上。
工作组紧紧抓住赵晨星这个典型实例,让老乡们心里有了底,一下子打开了项目建设突破口。
中华寿桃是反季上市高品质桃品,每年十月成熟,果树寿命达25年。生长周期长,成熟期昼夜温差大,果品甜度极高,每斤能卖5元以上,亩产可达5000斤。
村里自然条件好,大家都有强烈致富愿望,有赵晨星的成功实例,工作组一致商定:就上中华寿桃项目!
说干就干。为抓住今年春季植树这一大好时机种上寿桃,在村里没一分钱启动资金的情况下,工作组冒着被村民怀疑、同事不理解、家属很担心等困难,垫付40多万元用于村民土地流转补偿,村主任张大平、村委赵晨星个人出钱订购了树苗、支付了挖坑栽种工费,村两委班子每人出资2000元、村民代表每人出资1000元支持项目。
学院召开了扶贫工作专题会,支持寿桃项目资金50万元,保证了项目的进展。
工作组成员白天到地里测量,晚上配合村干部发放土地流转费。“有时候要干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多。”工作组一位工作人员说。村民就是担心土地被流转了,但钱拿不到手。只要补偿及时拿到了,顾虑就能打消,项目也才能顺利往前推。
由于补偿合理及时,政策解答透彻、实现了以心交心,全村114户家家都签订了合同、摁上了手印。
“这些寿桃苗,就像我的孩子一样,咱一定把它们抚养成活,尽早见效。”5月26日,顶着烈日,踩在松软的山坡上,杜建书弯腰查看树苗生长情况,禁不住感叹。
放眼望去,从织纺沟村出来向外走,高高低低的山坡,成块成块的田地,满眼都是绿油油的寿桃苗。由于浇水及时、管护到位,桃树苗子个个都是叶子翠绿、树干挺拔。粗粗一算,现在已经有近千亩了。
不远处,一辆农用三轮车拉着几大桶水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驶来,原来这是村里安排的老乡朱芳芳刚从坡上给树苗浇完水往回返。
贫穷落后了几百年的老村庄,已是一片生机。
人均收入将超3000元
“中华寿桃项目三年挂果后,人均收入将超过5000元。”工作组的同志掐着指头算:实行土地流转后,第一年至第四年,每个老乡每年可获得土地流转收益每亩800元,第五年开始每年获得土地流转收益每亩2000元。当寿桃进入丰产期后,全村近一千亩寿桃,每年纯收入300万元以上,再加上在寿桃园的务工费,平均每人的收入已经不少。
另外,村里和藤龙山风景区离得很近,未来还可以发展农家乐及寿桃采摘,老乡们又多一笔收入。
“通过这个好项目凝聚人心、形成合力、彻底致富,这就是我们精准扶贫的精髓。”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升说。
“村里的五年规划已经拿出来了。”杜建书说,工作组准备在政府和老乡们的支持下,到明年底完成村委会办公场所、村民活动中心、图书室建设,安装上健身器材,架上路灯,建设村里的专业网站,在主要道路安装监控,完成通村路硬化,水利浇灌配套设施建设。彻底解决村民饮水和灌溉问题……
工作组的同志说,村里现在成立了村理财小组、村监事会和理事会,确保项目 健康 运转。为了在机制上形成保障,还成立了种植合作社和养殖合作社,准备吸收所有村民加入,适当的时候还要进行股份制改革,让每个村民都成为股东,以股分红。至于原来计划的电商服务、技能培训、融资贷款、美丽乡村建设等,都将紧紧围绕中华寿桃这个项目展开。
期待这个藏在深山窝里的穷山村慢慢完成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