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老字号”霞光大剧院主体封顶 将成新地标

08.08.2014  05:59

霞光大剧院体现“盛世和平 金声玉振

支撑大剧院的钢柱足有20多米高

能容纳1200名观众

  (原标题:霞光大剧院初展颜)

  石家庄“老字号”剧场霞光大剧院离真正的回归不远了。

  近日,位于裕华区塔南路南侧的霞光大剧院(演艺中心)(以下简称“霞光大剧院”)工程主体基本封顶。按照目前的工程进度,霞光大剧院将于明年十一投入使用。

  霞光大剧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石家庄市政府投资最大的单体文化设施,建成后,将成为省会设施条件最好的演出场所。

  进度

  大剧院主体已基本封顶 高达几十米

  霞光大剧院(演艺中心)坐落在建华南大街与体育南大街之间,塔南路南侧。

  5日上午,记者来到项目施工工地,从塔南路望过去,一座造型别致的建筑已初露真容。而两个多月前,这里还被密实的脚手架包围着。

  在大剧院北侧堆放着一些钢筋桁架板,在几十米高的楼顶,几名工人正将最后的几块桁架板固定焊接。“这些桁架板焊接完之后,还要再绑上钢筋,进行水泥浇筑。”石家庄市演艺集团负责人杜学瑜向记者介绍,除了这几块桁架板之外,整个建筑就剩下剧场上空的楼顶吊装。“可以说,剧院主体基本已封顶。

  记者看到,在大剧院的北侧,20多根20多米高的钢柱斜立起来,支撑着大剧院的楼顶的钢梁。这些钢柱直径40多厘米,按照安全要求,每根钢柱里面都进行了水泥浇筑,正因如此,每根钢柱的重量都重达几十吨。“这里用掉的钢材总共有上万吨,施工量巨大。”杜学瑜说。

  设施

  千座剧场现雏形 超宽过道更人性化

  沿正在施工的楼梯进入建筑内部,在三楼的位置,霞光大剧院的核心——1200个座的中型剧场雏形初现。

  剧场内,安装座椅的阶梯台阶已显现了出来,“剧场共两层,底下一层20排座位,二层8排座位。

  有意思的是,与省会其他正在使用的剧场内的座椅相比,这里前后两排的距离明显要宽,“前排座椅靠背与后排座椅靠背的距离是1.1米,坐中间位置的观众再走进去时,边上已经坐下的观众不用站起来‘让道’。”杜学瑜介绍。 此外,杜学瑜介绍,将来在每个座位下面都会安装出风口,冷风和暖风从观众座位底下吹上来,制冷制热的效果会非常好,这还能避免中央空调发出的噪音对演出产生影响。

  正对着观众席的是一个台口宽17米的舞台,台口前方是可以升降的乐队池,台口后面,是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升降舞台。舞台上方,11根钢梁已纵跨安装好,将来安装上几十个吊杆,可直接挂上多道幕布,非常方便。“舞台南北宽28米,东西总共32米,舞台距离顶部的距离位置也是32米,可以满足各种戏曲演出。只要不是特殊要求的,其他演出也没有问题。”杜学瑜说。

  600个座的多功能厅 全部安装伸缩座椅

  除了1200座的中型剧场外,霞光大剧院的核心演出场地还包括一个600座的多功能厅。

  多功能厅位于二楼大厅东侧,已呈现出基本的形状。但令记者疑惑的是,这里没有安装座椅的阶梯台阶,只是一个长方形的空地。

  杜学瑜介绍,这个多功能厅将来会安装伸缩座椅,全部电动控制。按动电钮之后,本来是阶梯状的600个座位就会折叠起来,这样能把中间的场地空出来用作其他场地,“座椅放出来,就成了音乐厅,折叠之后中间还可以放个T台,走秀。

  据记者观察,多功能厅有近千平方米,一个小型的演出完全够用。

  将设戏曲博物馆 进驻多个剧团

  霞光大剧院东侧四层位置,是将来的戏曲艺术展厅,通俗地说,就是戏曲博物馆。

  这里将展示具有石家庄地域特色的戏曲——石家庄丝弦的发展历程。此外,深受石家庄观众喜欢的京剧、评剧和河北梆子等剧种的历史也将在这里展示。

  大剧院剧场后半部分是办公场所和排练厅,将来,石家庄市京剧团、市青年评剧团、市评剧院一团、市河北梆子剧团及市歌舞团等都将搬进新霞光大剧院,“这应该是全国驻团最多的剧场,5个400多平方米的排练厅解决了市直部分院团没有排练场所的难题。

  此外,大剧院还配建有餐厅和招待所,“餐厅可容纳数百人就餐,招待所共102个床位,一般规模的演出团过来演出,吃、住、排练都可以在这里解决。”杜学瑜说。

  延伸

  明年十一能投用

  霞光大剧院的开建一直吸引着石家庄市民尤其是老石家庄人的关注。工程开工以来,不断有人前往现场打听施工进展。

  霞光大剧院的前身霞光大戏院建成于1986年,在现在的科技馆与先天下中间。梅葆玖、李雪健等知名艺术家都曾到此献艺。当年赵薇凭借《还珠格格》走红后,在石家庄举办的影迷见面会也是在当年的霞光大戏院。

  此次新建成的霞光大剧院占地45亩,总建筑规模5万多平方米,总投资约4.3亿元,“2012年底奠基,2013年7月开建,工程进展顺利。按照目前的工程进度,明年十一就能投入使用。

   将成省会新地标

  杜学瑜介绍,霞光大剧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石家庄市政府投资最大的单体文化基础设施,建成后将成为石家庄演出条件最好的演艺场所,也将成为石家庄的又一标志性建筑。

  据了解,霞光大剧院建成后,将弥补省会东南区域没有演出场地的空白,石家庄演出场所少的问题将得到一定缓解。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石家庄另外的几个剧场也已开工或即将开工。位于石家庄新华路和中华大街交口的丝弦剧场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可容纳700名观众,目前主体已完工,将展开室内装修,有望今年底投入使用;位于中山路的大众剧院(奚啸伯大剧院)重建正在积极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