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破旧立新 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

27.02.2016  10:27

    2月25日,河北省县以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省委党校开班。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出席开班式并作专题报告。

    “锐意改革创新,强化体制动力和内生活力”;“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赵克志书记的专题报告,使学员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理解,深化了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导实践的认识,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应该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石家庄市各县(市)区、工业企业、有关部门,正在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在转变中蓄动能、优结构、力求突破,培育新的增长极;在改革中强化体制动力,激发内生活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在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风险中闯出一条条新路子。

    一直以钢铁生产闻名的敬业集团,开始进军3D打印业了。

    刚入2月,总投资23.4亿元的增材制造(3D打印)用材料及高性能粉末成型先进制造技术开发项目便顺利开工。其产品将广泛应用于工业、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领域。

    这个老牌钢铁企业的转身,也是当下石家庄市企业在破旧立新中,寻求转型升级的缩影。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实际,必须坚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切实做到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才能推动发展迈上新台阶。

    经济新常态下,我们应该怎么看、怎么干?2月25日,省委书记赵克志在县以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专题报告,让我们信心更足,方向更明,动力更强。

    创新为翼

    蓄足发展新动能

    和敬业集团一样,石家庄市老牌装备制造企业——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也正在迎来“新生”。

    企业搬迁一年后,公司的日货车修检量从7个多月前的2辆,提升到如今的48辆。传统业务提升的同时,新建板块也频频报喜,首批20辆6米纯电动客车已交付客户;不久之后,首列石家庄地铁也将与广大市民“见面”……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是效益的真正来源。”这是公司负责人赵维宗的感悟,也是全市大企业的共同体会。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发展方式也正在面临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的转变。如何在破旧立新中加快转型升级,培育形成新的增长极?产业创新、技术创新,成为不少传统企业不得不面临的课题。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石化、纺织、建材行业是石家庄市传统产业,也是优势产业。去年,它们分别增长12.8%、9.5%和7.7%,成为全市工业生产增长的主要支撑。数字的背后,是全市上下持续的努力:持续开展对标行动,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从而进入新的生命周期。

    和传统产业不同,一个个新兴产业、项目从诞生起,从头到脚都透着旺盛的生命力。一个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也由此而起;

    在高新区,中国生殖健康产业石家庄基因工程基地项目6月份将开建,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00万人/份基因检测、靶向治疗药物的生产能力;

    在正定,河北一然生物的益生菌产业园项目开工数月来,进展顺利。按规划,这里将建成亚洲最大的益生菌和乳酸菌产业化供应基地;

    在井陉、在行唐、在平山、在赞皇,一个个光伏电站正在或准备开建,有的已经竣工投用……

    从数据上来看,尽管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15.5%,对经济增长拉动力尚需再培育;但是,我们也清晰地看到,我市已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一项硬任务,强力推进。按照规划,到202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有了具体的规划、方案,完善的政策措施,以及具体的企业、项目的落实,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高成长性的“生力军”必将渐次发力,蓄足发展的新动能,加速全市转型升级的步伐。

    协调发展

    补齐短板增后劲

    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起关键作用的,是最短的那块板;一座城市,也只有不断补齐自身的短板,实现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阔步前行。

    “协调发展的重点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要坚持统筹兼顾,加快补齐短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专题报告中,省委书记赵克志强调。

    近年来,我市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摆在战略高度来抓,使县域经济成为全市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强大引擎,但从全市经济发展总量和全省各地发展速度看,它还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一块短板。如何补齐这块短板,促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

    在无极鸿发皮革有限公司,陈列的几十种彩色印花皮光彩夺目。据介绍,他们用国际一流的转移印花机,代替了以往的单印设备,还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专属的花形、颜色,市场十分看好。

    更令人振奋的是,如今,一个个“鸿发皮革”相互集聚、互为链条,正在形成一条条东部平原特色工业产业带。

    做大做强区域特色主导产业,这是我市针对工业基础较强的东部平原地区,开出的补短板“药方”。

    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中东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尤其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启动、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的重大机遇面前,以做强特色产业集群为重点,以做大产业园区为载体,统筹项目用地、财税金融、环境容量等要素资源,促进各县(市)区扩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

    在中部,一个个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标杆层出不穷,转型发展示范区的模样愈发清晰;

    东部区域则以加快实现工业突破为主导,做大做强区域特色主导产业,如晋州的纺织、无极的皮革、行唐的奶业等,集中力量扩大规模、集群发展、培树品牌;

    在西部,则是一片绿色工业、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光景。如何在经济不失速前提下,加快产业转型步伐,是这里正在不断探求的主题。

    不断谋求协调发展的石家庄,也一定会在对发展空间的拓展、对薄弱领域的修补中,增强发展后劲。

     改革引领

    质量效益双提升

    中小企业日子难过,一直是企业界人士议论不衰的话题,尤其是受多重因素影响,本土餐饮企业更是难上加难。不过,不少消费者发现,位于省会北国商城8楼的小放牛餐厅,几乎每个傍晚用餐时间都会人满为患。尤其是周末的晚餐时间,消费者只能领号排队等待用餐。

    “百姓对餐饮行业的需求仍很旺盛,难,不过是没有找准需求,没有提供创新的需求。”该公司负责人张志民表示,现在,他们已有16个店,营业额做到了2亿元。变化的背后,除了打造“河北民间菜”这一品牌外,专门引进80后、90后管理者等,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火一难的背后,差的就是一个“供给侧改革”的距离。

    供给侧改革是个大课题。但追根溯源,主要是针对供需错配的问题,对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让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紧盯市场,做好“三去一降一补”文章。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阵地。不断以改革引领,突出抓好化解过剩产能、降低企业成本、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现代农业等,助力质量效益双提升,也是目前全市相关部门正在着力开展的重点。

    在这方面,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安排2016年重点工作时,更是为广大企业在供给侧发放了一个大礼包。

    今年,石家庄市将加大对实体经济的帮扶力度。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最大程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财务成本、电力价格、物流成本。

    “面对经济新常态,我们应该怎么看?接下来怎么办?省委书记赵克志在县以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报告,让我们信心更足,方向更明,动力更强。”在采访中,各县(市)区及部门有关负责同志纷纷表示,将进一步坚定信心,抢抓机遇,闯关夺隘,改革创新,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答出一张全市经济转型升级的优异试卷。(记者 吴 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