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 石家庄某中学“校园麦田”喜获丰收 学生感悟“粒粒皆辛苦”

05.06.2015  10:06

【精彩视频 点击观看】

  【解说】小麦一般只有在田间地头才能看到,但是河北石家庄二十四中却把小麦种进了校园,慢慢成熟的小麦由绿到黄,既美化了校园环境,也让城里的师生认识了农作物,感知了小麦的生长,体会了一番“粒粒皆辛苦”的意义。

  6月4日,记者来到石家庄二十四中,走进校园远远望去,一块块金灿灿的麦梗映入眼帘。沿着小路走去,校园的绿化带里,教学楼前后都是收割完的麦子地。据了解,6月2日,学校对成熟的麦子进行了收割,课间时候,许多老师和学生也加入了收割队伍,体会收获的乐趣。

  学生表示,校园里种麦子感觉很稀奇,原来从没观察过麦子的成长过程,现在每天来学校,看小麦从破土到生长,再到成熟收割很有意思,自己从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同期】(石家庄二十四中学生)我认为我们学校这个种麦子很好,我们学校一个特色,小麦由刚开始种发芽,到成熟的过程中,就像我们学习的过程,从原来了解的比较少,逐渐变得成熟,了解的越来越多。

  【同期】(石家庄二十四中学生)通过种麦子经常我们会看到,有些阿姨们叔叔们,就是他们在那块劳作,看见阿姨们怎么种,有时候能看见一些(种麦子)过程。

  【解说】据石家庄二十四中党委书记于振京介绍,2014年10月,学校新教学楼投入使用,准备做校园绿化时,大家感觉马上冬天了,种花种草成活率肯定不高,就考虑种冬小麦试试。就这样,教学楼周边近8亩的绿化带里就种上了小麦。

  于振京说,城里的很多学生连麦子都没见过,学校种上麦子,也让他们认识一下农作物,深刻体会一番“粒粒皆辛苦”的意义。

  【同期】(石家庄二十四中党委书记 于振京)种麦子首先把土地固化,又绿化,而且有可能有点小收成,同时对这个城市的孩子们来讲,它也是一种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们去体验一下,去看一下,实际观察一下,这植物的生长。

  【解说】于振京表示,收获的小麦保证纯天然、无污染,之后小麦会被加工成面粉,放到学校食堂蒸馒头,让学生尝尝自己学校小麦做出的馒头味道。

  对于校园农作物会不会继续种下去,于振京说,麦子熟了,下一步种什么还在研究中,不过能让学生从中学到东西就是好的。

  【同期】(石家庄二十四中党委书记 于振京)等着我们整体校园,建设好了之后,我们再把它细细地规划一下,把它绿化好,那么可能要再种一些农作物,再给孩子们一些新的认识。

  高新国 胡雪微 石家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