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故事:执行法官的苦与乐

04.05.2016  23:19

在人们印象中,法官的形象是在法庭上敲槌定案。然而,还有一种法官,他们虽然不坐堂审案,但却肩负着将判决结果落到实处的重任,他们就是执行法官。很多案件,受害人胜诉后因为执行遇到种种阻力,权益很难落不到实处。这时候,执行法官的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都说执行难,执行到底有多难呢?近日,记者跟随桥西法院执行法官忙碌的脚步,记录了几起案件的执行过程。

早上六点钟,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桥西法院执行局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执行局协调处副处长,执行法官吴建洲正在带队进行集中执行。

眼前的男子李某因为拖欠马某近50万元,虽然去年7月份已经被法院判决偿还欠款及利息,不过将近一年过去了,李某仍然拒不履行法院判决。

然而面对执行法官和工作人员的到来,李某显得有些抗拒。

在李某经过洗漱、抹油、洗头、打电话一番收拾之后,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小时了,然而此时的李某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半个小时又过去了,李某终于答应跟随吴建洲到法院协调,然而刚下楼,李某又开始闹起情绪。

回到法院已经将近中午,吴建洲把双方当事人叫到一起,一边安抚一边调解。

最终双方当事人彼此达成协议,吴建洲总算松了一口气,和同事又赶赴下一个执行地点。

据了解,“执行难”是全国法院系统面临的老大难问题,对于执行人员来说,“门难进”“脸难看”“钱难找”是典型的“三难”问题。

不仅如此,因为执行案件往往涉及到被执行者的利益,执行法官还经常会遭遇恐吓威胁,暴力抗法等行为。吴建洲说,这在他21年执行生涯中是家常便饭。

吴建洲说,执行工作是保证老百姓既打赢官司,又实现权益的关键环节,因此他们的工作又常常被申请执行人寄予“厚望”。为了解决执行难的问题,桥西法院每月至少开展两次集中执行行动,强化执行效果。

据了解,去年一年桥西区人民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2970件,结案2472件,执结标的额8.35亿元,包括吴建洲在内的执行法官每年要执行200多起案件,平均不到两天就要执行一起。而每次得到申请人满意的回馈,吴建洲脸上总能洋溢出幸福的微笑。他说这就是执行法官工作的乐趣。

执行法官的工作难度大,挑战性强,特别考验人的责任感和斗志。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困难,执行法官的工作才显得那么可贵,他们的认真负责才能不断赢得百姓的掌声、喝彩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