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故事:你们是我在第二故乡永远的牵挂

15.07.2015  14:00

又是一年毕业季,一场又一场的告别,开始在大学里上演,在石家庄军械工程学院的宿舍里,即将毕业离校的张峰也开始收拾行囊了。

张峰来自陕西西安,2011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石家庄军械工程学院,由于军校教学的特殊安排,张峰很难有机会回家。长期离家在外,石家庄就成了他心目中的第二故乡。在这即将毕业离校,离开这座承载了他四年美好记忆的城市,与朝夕相处的战友依依惜别的日子,在石家庄,还有一群特殊的孩子让他心里时时牵挂。

张峰和战友们正在看着的,是这三年当中,他们作为军械工程学院支教班成员,去石家庄市少年儿童保护教育中心,为那里的孩子们讲课时留下的影像资料。

从2012年开始,军械工程学院支教班的学员,每周五都会准时出现在少保中心的教室里,为孩子们讲授英语、思政、科学等学科知识。和孩子们相处的时间长了,支教班的学员们渐渐发现,除了日常学习,孩子们更渴望一些课外读物。作为支教班的班长,张峰便开始安排班里钟爱《三国演义》的学员,为孩子们讲三国的故事。

支教三年,转眼到了毕业的季节,张峰与孩子们分别的时刻就在眼前,趁着离开石家庄前最后一次去少保中心,张峰想着把答应孩子们的最后一件事情办妥。

少保中心为孩子们提供的是六年义务教育,初中就近入学,中心也能为他们提供食宿等最大的帮助。而初中毕业后,孩子们要想继续学习就会面临很大困难。看着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张峰和支教班新任班长韩雨健便号召学院官兵一起捐款,并把筹得的12960元善款分成六份,用于资助比较困难的六个孩子继续完成学业。

把善款亲手交到孩子们手中,实现了对孩子们的承诺,张峰心中那块大石头也算落了地。孩子们也兴奋地带着支教学员,再次来到自己曾经住过的宿舍。

让张峰感到欣慰的是,军械学院的支教班并没因为学员的毕业而解散,他的学弟韩雨建,担任起了新一任的支教班班长,继续每周五来少保中心为孩子们讲课。

张峰离开了石家庄,却把那份对第二故乡爱留了下来。支教班会把这份爱延续下去,一直温暖着少保中心孩子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