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农业局发展农业园区带动生产方式转变

09.12.2015  16:43

   通过不断解放思想,我市农业部门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成为产业融合、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引擎,为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供了强劲动力。

    我市按照中东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总体部署和《石家庄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总体规划》,以项目为抓手,以园区为载体,突出重点,打造亮点,串点连线,形成片区,构建现代农业的“骨架支撑”。以中部区域为重点,再着力打造3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带动建成10个市县级现代农业园区。依托各级现代农业园区建成产业特色化、生产标准化、技术集成化、作业机械化、经营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基础设施、科技进步、质量安全、生态环保水平显著提升,新型主体、规模经营、龙头带动、休闲观光实现园区全覆盖,中部区域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全市现有品种、技术展示示范型园区56个,各园区针对本基地的主要种植作物普遍加强了新品种引试。目前,全市各园区共引进新品种、新技术915项,自主研发技术成果38项,培训农民达到31万人次。针对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集成示范了膜下沟滴灌、两网一膜一黄板、水肥一体化、土壤生态修复等多项农业新技术。先后在部分园区装备了自动卷帘、自动灌溉施肥和自动放风等设备,引进了温室物联网环境气候智能化监控和自动控制系统,为农业安全生产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撑。

    促进特色产业发展。我市紧紧围绕粮食、蔬菜、畜牧、林果等特色产业,综合考虑地理条件、发展基础、比较优势、发展潜力等因素,确定主导产业,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绿色、有机、生态、循环”产业园区集群。同时,按照产学研一条龙,种养加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思路,注重产业配套,合理布局种养、加工、营销以及相关服务产业,着力探索“用现代工业理念做大农业、用现代流通方式做活农业、用现代金融手段做强农业、用现代生态理念做精农业”的基本路径。

    公司化运营园区化管理。坚持从改进发展理念入手,引导示范园区重点发展高效农业、精品果蔬、科技展示、休闲娱乐、观光采摘等,逐步形成了一批理念先进、各具风格的特色园区。同时,我市按照“工厂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理念,积极探索发展“大园区、小业主”家庭农场的经营管理机制,将农民利益与园区利益拧成一根绳,实现了荒山变绿、农民变富、企业获利。

    目前我市共建成各类农业园区249个,总面积57万亩,辐射带动面积224万亩,实现农业总产值50多亿元。栾城弘顺现代农业园区、藁城高科技园区、灵寿现代农业园区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全市现有品种、技术展示示范型园区56个,共引进新品种、新技术915项,自主研发技术成果38项,培训农民达到31万人次。(记者 岳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