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报:石家庄对标整改,重在消灾除患(除法篇)

25.10.2014  12:33
  中国安全生产报2014年10月18日二版
  对标整改 重在消灾除患
  ——石家庄市探索安全生产常态化机制之“除法”篇
  ■本报记者 赵卫华 李仁堂
  “加减乘除”四式,最后效果还要看“”。“消除式除法”消灭隐患是重点。
  除下大力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进行安全检查消除隐患外,石家庄市还做足了对标整改和超前处罚企业主要负责人两门“功课”。
  示范创建,选取百家企业
  今年5月,河北省石家庄市开始开展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示范企业创建及对标整改活动(简称对标活动),就是在相关行业领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率先开展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示范企业创建,同行业企业再对照示范企业标准进行整改。该市计划用2年的时间,采取“示范创建、对标整改、跟进执法、巩固提高、规范管理”的措施,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该市安监局局长崔同英是用“除法”算这笔“示范对标”账的:以行业示范企业创建及参加对标的企业为分母,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分子,得出事故发生概率的数值。对标整改,就是扩展创建多行业领域的示范企业,加大分母;参加对标的企业加大隐患排查整改力度,最大程度地减小分子,将事故概率降到最低。
  示范企业创建,通过政府购买技术服务,安监部门聘请专家帮扶完成。全市共在9个行业创建示范企业100家,选择的示范企业基本都是规模企业,让参与对标的企业能学、易学。市安委办还牵头协调14个安委会成员单位开展了对标活动。
  有能力的企业结合对标情况自行开展隐患整改,能力不足的,聘请专家或购买中介技术服务完成。
  目前,该市百家示范企业创建已基本完成,在创建中共查出并整改隐患8420多条,组织450家企业进行了对标整改。仅聘请专家帮扶一项,市政府就拿出了80万元。
  对标整改,在整改中提升
  要给别人当对标示范,自己先要对标,对照行业标准化标准整改。这是示范企业在创建中的普遍做法。
  石家庄水务集团污水公司桥西污水处理厂是家老企业,被选为示范创建企业,集团派了2位专家进行帮扶。该企业运行20年未发生过重大责任事故,认为创建示范企业不用费什么力气。专家帮他们对照水利行业13条新标准逐项检查后,他们才感觉到了差距。为了完成好创建任务,该企业聘请了6位专家,帮助整改,不仅将原先的19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增加到46项,还发动全体职工查找隐患。在示范企业创建中,该企业投入了20多万元,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示范企业柏坡正元化肥公司是家老企业,投入了300多万元对专家查出的隐患进行整改:将能重新铺设的管道都重新铺设了;更换防爆电气设备,将在防爆区域内的十几个控制室搬到了区域外;重建了逃生通道,新的逃生通道可以直接从二楼通到厂区外。
  12家到正元公司对标的同行业企业负责人参考该公司的工艺路线、重点部位、重点危险源点进行对标后,感到收获颇丰,表示回去以后就是照猫画虎也知道怎么干了。
  过去,粮库企业不知道安全怎么管。粮食行业在石家庄市第一粮库创建了示范企业,通知各县(市)粮食局主管局长参加对标,结果粮库主任们也都主动参加,会议室都坐不下了。现场对标时,连蒸熏作业如何搞都进行了现场演示,粮库主任们感慨这次对标取到了“真经”。
  超前处罚,拿“老板”开刀
  除制定各种查找、消除隐患的措施外,石家庄市“消除式除法”的重心,还放在了超前处罚上。由处罚事故、隐患,提前到对履职尽责不到位的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处罚。
  该市安全生产监察支队从去年开始,开展了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尽责情况的专项执法。专项执法内容,仅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职责,就分7大项53小项。其中,建立健全本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7项,组织制定本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23项,保证本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3项。
  对履职尽责不到位的问题,除处罚企业外,还要处罚企业主要负责人。今年以来,该市已对9位履职尽责不到位的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处罚,处罚金额达5万元。
  石家庄市安全生产监察支队检查时,发现1家钢铁企业违反安全管理规定,除对企业处罚4.5万元外,还对其动力厂厂长个人罚款5000元。
  在没有出事故和造成损失的情况下,因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尽责不到位而处罚其个人,让不少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感到了震动,真正起到了处罚一人,警示一片的效果。
  崔同英说,这样处罚的重大意义,在于最大化地起到了警示作用。割企业身上的肉,企业主要负责人可能感到疼痛不够,但割自己身上的肉,就有切肤之痛了。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对安全生产说了算的人,他们感到了痛,就会自觉履职尽责了。
  现在,该市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尽责的执法也实行了常态化。